
本次實驗,前街採取改變手柄的溫度,固定粉量和液重,記錄時間變量的形式來進行對比,其它可控參數盡量保持一致。實驗過程會記錄萃取時間,濃縮咖啡的濃度、風味,以及兌入等量熱牛奶後的口感特點。

手柄:無底
咖啡機萃取溫度:94℃
咖啡粉量:20克
濃縮液重:38克
手柄溫度分為三個:高溫手柄、常溫手柄、低溫手柄。
(低溫手柄會提前放入冰箱冷藏櫃內1小時後使用;高溫手柄是扣在咖啡機上讓其升溫,直到變得燙手再取下)


萃取時長30秒,測出濃度為10.52%
濃縮:香草、莓果、奶油,酸質突出,醇厚度較低
奶咖:莓果、巧克力,奶味偏重,口感較薄
預熱手柄:
萃取時長29秒,測出濃度為10.22%
濃縮:酒香、榛果、焦糖、熱帶水果酸甜,甜感明顯,醇厚度飽滿
奶咖:巧克力、堅果、奶油、發酵香,層次豐富
常溫手柄:
萃取時長27秒,測出濃度為9.96%
濃縮:巧克力,果酸,苦感略重,醇厚度低
奶咖:熱可可,口感柔和,降溫後餘韻微澀

當然了,該實驗中還存在著其它可能變動的影響因素,比如壓粉力度、咖啡豆的狀態變化等等,而且咖啡豆的烘焙程度也會影響溫度變化下所形成的效果不同。但前街要強調的是,此次試驗目的不是尋求讓Espresso更好喝的方法,而是驗證「手柄溫度到底對萃取有沒有影響?」,結論是:有影響!

至於手柄到底要提前預熱,還是常溫放置,前街認為應該依據我們用的咖啡豆烘焙程度如何(風味走向是酸調還是苦調),再結合濃縮、美式或奶咖的口感表現,進而分析哪種萃取方式(細節)更佳。畢竟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咖啡更好喝,對吧。
文章來源於前街咖啡 ,作者新鮮烘焙好咖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