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通過看粉坑,確實能從中找出自己在操作階段有沒有存在失誤。比如水流大小是否穩定,繞圈有無偏差,或者咖啡粉研磨是否均勻、粗細合不合適等。用一位網友的話來說就是,“變形的粉坑只是給遠方朋友分享下你翻車的姿勢罷了!”
當我們沖完一杯咖啡,覺得味道不對,此時粉坑或許能提供我們更快地找到問題所在。

對於粉坑的形狀是否好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標準。有人覺得喜歡“火山坑”,有人追求“圓錐坑”,也有人崇拜“深坑”。想要好看的粉坑,只要多加練習注水手法,形成均勻分佈的坑體並不是難事。


與其糾結粉坑怎麼沖的好看,不如先了解咖啡的主體風味,品嚐後風味是否有缺陷,再結合粉坑去調整或糾正沖煮上的問題。比如烘焙度、濾杯特點、研磨度、粉水比、水溫、時間等等關鍵因素。
如果你在沖泡的時候遇到風味不對卻不知道如何調整,這時就應該從標准上做起,一杯萃取比較均勻的咖啡,粉坑狀態呈現一個碗狀,四周的粉壁厚度一致,跟著濾杯的走勢緩緩延伸到底部,底部坑平直。

文章來源於前街咖啡 ,作者新鮮烘焙好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