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段注水式"沖煮法


第二段主要負責萃取出咖啡的甜味,這一階段萃取出來的風味物質較少,第一段剩下的酸味物質會在本段被萃取完成。例如蔗糖的甜感,水果的酸甜,茶的甘甜等甜味物質會在第二段釋放出來。
第三段主要是萃取咖啡的醇厚物質,由於萃取到第三段時水溫已經沒有第一段高,所以能有效減少一些不愉悅味道的出現,例如木質味。第三階段萃取主要是提升咖啡整體的醇厚感,堅果類、可可類等帶有焦香的風味物質會在第三段釋放出來。

新鮮的咖啡粉在分段給水的間歇中,有足夠的時間排出氣體,從而幫助咖啡粉均勻萃取,避免表面過萃,而內部萃取不足的現像出現。
好處二:萃取效率提高。
根據“濃度差”原理,咖啡濃度越低的熱水,對咖啡粉的萃取效率越高。分段注入的沖煮方式,就可以讓水流和咖啡粉始終保持一定的濃度差,從而提高萃取的效率。
好處三:容易控制風味平和。
根據咖啡沖煮過程中水溶的難易程度,三種物質被萃取出來的先後順序也不一樣,依次為酸、甜、苦。分的段數越多,沖煮的時間越長,也讓我們越容易控制沖泡咖啡的過程。

萬能沖煮案例分享

小水流注入咖啡粉重的2倍水量(eg:15g粉量搭配30g水量,粉水比1:2)。水流要輕柔,注水即計時,燜蒸時間30S,第一段注水要讓所有咖啡粉濕透。
悶蒸有兩個目的:
1、排氣以便讓粉和水接觸,2、激活風味物質以便萃取。即便咖啡不新鮮沒有排氣也建議悶蒸15~20秒,為萃取做鋪墊。

悶蒸結束後,開始第二段注水,以硬幣大小範圍繞圈推粉,讓中間粉層變薄,然後中大水流繞蚊香圈至10倍粉重,搭配150g水量(粉水比1:10),水流帶一些攪拌力可以提高萃取率,本段注水把大部分的風味物質都萃取出來了。

水位過半開始第三段注水,先定點中間注水,水溫上來後再緩緩繞圈,水量至240g,粉水比1:16。(常見粉水比參考1:15/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