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沖咖啡實戰寶典>看完分享~

10001

手沖入坑分兩步第一步:喜歡喝咖啡第二步:動手做咖啡/一杯好喝的手沖咖啡乾淨、均衡、層次豐富入門不難,但做好很難今天給大家總結了手沖咖啡的幾大要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01悶蒸
10002
“悶蒸”(Bloom,即“開花”)。是指手沖咖啡的開始階段,先用少量熱水(約為咖啡粉2倍重量的水)將研磨好的咖啡粉潤濕,為了使咖啡粉冒泡和膨脹。悶蒸的時長大概是淺烘30,深烘20秒左右,視豆子的排氣而定,手沖悶蒸的目的是為了釋放咖啡的氣體(二氧化碳),讓咖啡顆粒能更均勻吸水,以便後期能更好的萃取。
也有很多新手朋友對悶蒸何時開始計時產生疑問,有人從注水那一刻開始算,有人在註水完畢才開始算,SCA(精品咖啡協會)建議應該在註水的那一刻就開始計時。

02水溫

10003
使用的水溫度越高,提取的速度就越快。冷水雖然也可以萃取咖啡,在非常低的溫度下,某些風味化合物永遠不會被提取,這就是為什麼冷萃咖啡儘管非常醇香和甜美,卻缺乏苦味來平衡其他香氣的原因。
手沖的水溫要根據咖啡的烘焙程度而作調整,一般情況下,深烘的豆子推薦水溫86°C-88°C的較低水溫段,因深烘的豆子豆質比較疏鬆,容易萃取,如水溫過高則容易出現苦澀焦味;淺烘豆則推薦水溫90°C-93°C的較高溫段,用高一些的水溫可以萃取出淺烘豆的芳香物質和酸質(花香和果酸)。但注意溫度不要過高或過低:過高水溫容易讓咖啡粉過度萃取,這樣的咖啡會有苦味;過低水溫沖煮容易萃取不足,沒有帶出足夠的物質,缺乏甜度。

03研磨度

10004
研磨度的重要性,在於影響咖啡的濃度和萃取率,在口感上表現明顯的是醇厚度的改變,在同等條件下(同樣粉水比,同樣水溫,同樣注水方式,同樣沖煮時間):
研磨度過細會導致高分子的澀苦物質萃取出來,使咖啡過酸過苦澀,注水的時候也容易出現堵塞情況;研磨度過粗會導致萃取率降低,咖啡中分子量的香氣萃取不出來,使整杯咖啡淡的如同喝水。適合手沖咖啡的是中細研磨到中研磨(顆粒像砂糖與細白糖混合一樣大小),用商用磨豆機Ditting 807,研磨度約在6-8之間。

04水流

10005
注水時打圈時應順著一個方向打圈,不要瞎轉,否則會導致萃取不均勻,濾杯底下的導流方向和流速會打亂,影響萃取。水流不穩定,忽大忽小,時而猛沖,時而滴答滴答,會導致咖啡粉各個區域浸泡程度不一,咖啡的口味都會被影響。
注入水柱過大,水柱方向過於傾斜,這樣會導致水流把粉層側面沖出個洞,直接從濾紙處跑掉了,造成咖啡萃取不足。水柱拉得過高,會導致水流破壞咖啡粉層,容易注入氣泡,咖啡萃取不均勻。也會導致水柱與接觸空氣面積過多,水溫受到了影響,因此水柱必須越靠近咖啡越好。

05濕濾紙
10006
折濾紙放入濾杯中,用熱水淋濕濾紙,一來是因為怕濾紙有味道,避免影響咖啡的風味;二來可以使濾紙和濾杯有更好的貼合度,也可以起到溫杯的作用,避免咖啡在萃取的過程中溫度下降從而影響咖啡風味。

06沖煮時間
10007
咖啡的沖煮過程就是一個萃取過程,水作為溶劑從咖啡粉中溶解出咖啡味道的物質,所有的影響因素都在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咖啡的萃取效率。而萃取時間或者沖煮時間指的就是咖啡粉與水的接觸時間,粉水接觸時間越長,水流也就有更多的時間溶解萃取出咖啡粉中的物質,味道當然也就更濃了,反之同理。
在手沖咖啡中,每個因素都是相互有著聯繫的,所以萃取時間沒有一個固定標準,但是會有最佳範圍。根據沖煮經驗得出,想要得到一杯風味恰到好處的手沖咖啡,以砂糖顆粒,或者ditting807的7研磨度為參考,(一般情況下)15g咖啡粉的最佳總萃取時間在1分50秒-2分20秒。

07水粉比例
10008
粉量越多濃度越高,這是一個基本的反射想法,但對咖啡而言,粉量的多寡還會因萃取度不同,而造成酸甜苦等味覺上的差異,因此更明確一點的說法是,若要保持同等萃取度,掌控酸甜苦的味覺,粉量多的需要多一點時間來萃取,濃度也會提升,反之粉量少濃度就低。
金杯理論中提到的粉水比,是以粉量去對上總給水量而非總萃取量,粉量對上水的比例從1:10-1:20都有人使用,1:12-1:16會比較容易落入定義的黃金區塊,也就是說一克的粉對12到15克的水。

08濾杯
10009

手沖咖啡做得好不好,和使用的器具也有很大關係,特別是濾杯。日本Hario出品的V60濾杯,作為市面上的不敗款,長久被多數咖啡店做為營業沖煮使用,V60也被認為是最能萃取出完美風味的咖啡濾杯之一。當然市場上流行的摺紙濾杯、扇形濾杯、蛋糕型濾杯,只要恰當適用,都能很好的萃取出咖啡好風味。

10010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