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咖啡使用的咖啡豆烘焙程度普遍較深這是一個共識。在咖啡的烘焙程度中有一個烘焙程度名為「意式烘焙Itatian Roast」,Agtron色值為25。是8個烘焙程度中最深的一個,通常這類咖啡豆表面都會裹著一層油光發亮的油脂。

今天前街要嘗試的是淺度烘焙的咖啡豆萃取意式濃縮咖啡的風味表現會是怎麼樣。我們所說的淺烘咖啡也就是8個烘焙度中的「淺度烘焙Light Roast」與「肉桂烘焙Cinnamon Roast」,也就是Agtron色值85-95。
之前前街為什麼不做這個“好玩的實驗”呢?因為前街之前使用的是一台老式的咖啡機(開店功臣),並沒有太多的功能,萃取淺烘咖啡的表現都不太理想。而現在換了台新式的咖啡機,人為的操作部分更多了,也就可以愉快地玩耍實驗了!
本次試驗3款豆子,分別是花魁(日曬)、果丁丁(水洗)、桃樂茜(酵素水洗);為什麼全都是埃塞豆……這個嘛,得先把數據做出來才有藉口霍霍紅標呀!



製作成熱拿鐵的表現則有些平庸,咖啡基本被奶味所掩蓋住,突顯出香甜的奶味(像嬰兒奶粉)。



最後是測試桃樂茜,因為桃樂茜在手沖的表現出“白桃烏龍”的味道,所以前街也把桃樂茜稱為「白桃烏龍」。同樣前街也對這款咖啡作出參數調整,咖啡粉量20g,預浸泡10秒,全程6bar的壓力萃取出35g的咖啡液,最終時間為29-30秒。製作出來的濃縮咖啡散發出香濃的蜜桃味。

通過這三款淺烘咖啡豆的表現來看,製作美式咖啡都有不錯的表現,都很好地表現出咖啡豆原本的風味。但與牛奶融合製作的拿鐵咖啡,淺烘咖啡的風味普遍偏清淡,容易被牛奶的氣勢所掩蓋。
對於想用淺烘咖啡豆製作意式咖啡的朋友,這種想法是行得通的,但想要萃取出好喝的咖啡,要通過許多理論知識與實踐才能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