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淺烘咖啡豆做意式咖啡會怎麼樣?

意式咖啡使用的咖啡豆烘焙程度普遍較深這是一個共識。在咖啡的烘焙程度中有一個烘焙程度名為「意式烘焙Itatian Roast」,Agtron色值為25。是8個烘焙程度中最深的一個,通常這類咖啡豆表面都會裹著一層油光發亮的油脂。
20220308_040741006_iOS
但是現在的意式咖啡豆普遍沒有那麼深了,以前街的意式咖啡豆系列來說,普遍的Agtron色值在55,也就是8個烘焙度中的「城市烘焙City Roast」。

今天前街要嘗試的是淺度烘焙的咖啡豆萃取意式濃縮咖啡的風味表現會是怎麼樣。我們所說的淺烘咖啡也就是8個烘焙度中的「淺度烘焙Light Roast」與「肉桂烘焙Cinnamon Roast」,也就是Agtron色值85-95。

之前前街為什麼不做這個“好玩的實驗”呢?因為前街之前使用的是一台老式的咖啡機(開店功臣),並沒有太多的功能,萃取淺烘咖啡的表現都不太理想。而現在換了台新式的咖啡機,人為的操作部分更多了,也就可以愉快地玩耍實驗了!

本次試驗3款豆子,分別是花魁(日曬)、果丁丁(水洗)、桃樂茜(酵素水洗);為什麼全都是埃塞豆……這個嘛,得先把數據做出來才有藉口霍霍紅標呀!

20220308_040744406_iOS
首先是測試花魁,如果大家想要用淺烘咖啡豆萃取濃縮咖啡,請記住先調細一點研磨刻度。不然你就會看到以下情景:

20220308_040748903_iOS
萃取時間第7秒:流速飛快

在進行3次的參數調整後,淺烘花魁的萃取參數為粉量20g,預浸泡8秒,以全程6bar的壓力萃取出35g的咖啡液,最終的時間為30秒。濃縮咖啡散發出甜甜的莓果香,品嚐濃縮像濃縮果汁,果醬感伴隨著刺激感。

20220308_040752149_iOS
前街分別用花魁製作了一杯熱美式與熱拿鐵。熱美式散發出誘人的莓果香甜氣息,品嚐時猶如樹莓果汁,不帶一點苦味,餘韻則是百香果蜜的餘香。

製作成熱拿鐵的表現則有些平庸,咖啡基本被奶味所掩蓋住,突顯出香甜的奶味(像嬰兒奶粉)。

20220308_040755732_iOS
接著輪到水洗的耶加雪菲果丁丁,有了花魁的萃取經驗,這次前街調整了一次參數為20g粉量,預浸泡6秒,全程以5bar的壓力萃取出32g咖啡液,最終時間為26秒。同樣前街分別製作了熱美式與熱拿鐵進行對比。

20220308_040759121_iOS
水洗果丁丁萃取出的濃縮咖啡油脂消散得很快,在倒入熱水前,咖啡油脂就只剩下薄薄的一層了。熱美式同樣有不錯的表現,柑橘味很豐富,而且口感圓滑飽滿,餘韻則是白色花香,唯一不足的就是餘韻稍短。

20220308_040802552_iOS
製作成拿鐵咖啡表現則不那麼理想,整杯咖啡表現口味很淡,也沒有像花魁那樣能襯托出牛奶的香甜,感覺咖啡與牛奶互相排斥。

最後是測試桃樂茜,因為桃樂茜在手沖的表現出“白桃烏龍”的味道,所以前街也把桃樂茜稱為「白桃烏龍」。同樣前街也對這款咖啡作出參數調整,咖啡粉量20g,預浸泡10秒,全程6bar的壓力萃取出35g的咖啡液,最終時間為29-30秒。製作出來的濃縮咖啡散發出香濃的蜜桃味。

同樣分別製作熱美式與熱拿鐵進行對比。由於吃了“果丁丁”的虧,前街這次直接把咖啡萃在熱水之上。桃樂茜熱美式前街認為是這三款豆中最好喝的一款,香濃的蜜桃味、奶油感、烏龍茶的餘韻。完全不亞於手沖咖啡。

20220308_040806268_iOS
製作成熱拿鐵的表現則有種意料之外的感覺,整杯咖啡的表現猶如在喝淡芝士一樣,意外且有趣。

通過這三款淺烘咖啡豆的表現來看,製作美式咖啡都有不錯的表現,都很好地表現出咖啡豆原本的風味。但與牛奶融合製作的拿鐵咖啡,淺烘咖啡的風味普遍偏清淡,容易被牛奶的氣勢所掩蓋。

對於想用淺烘咖啡豆製作意式咖啡的朋友,這種想法是行得通的,但想要萃取出好喝的咖啡,要通過許多理論知識與實踐才能辦得到。

以下文章來源於前街咖啡 ,作者新鮮烘焙好咖啡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