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行業在發展,極受歡迎的手沖咖啡技術也在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沖煮器具的不斷迭代,新器具的不斷推出。
本文將Hario V60、蛋糕杯、Chemex、愛樂壓、虹吸壺、聰明杯等六種常見的沖煮器具詳加比較,列舉出各自的優勢,看看哪一款是最適合你的。
如何選擇一個沖煮器具
過濾咖啡的沖煮器具種類越來越多,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萃取效果、風味和口感。選擇使用哪一種是沖煮過程中重要的第一步。
首先,浸泡和滴濾的萃取方法是有區別的。從技術上講,兩者都使用了過濾器,但在杯中卻呈現出非常不同的味道。
用浸泡法,咖啡與水接觸的時間與沖煮策略中規定的時間一樣長。通過按下按鈕或柱塞,咖啡和水被過濾。這種方法提供了穩定性,賦予咖啡更高的醇厚度和更長的餘韻。
用滴濾法,從注水的那一刻、萃取就開始了。咖啡是在溫度和重力的幫助下被萃取的。這種方法需要更嫻熟的沖煮技術,萃取出的咖啡通常有更好、更複雜的香氣。
沖煮咖啡時有幾個關鍵的沖煮參數需要考慮,如研磨度、萃取時間、水溫和粉水比,並對它們進行實驗。
在選擇一款器具前,想想自己喜歡的咖啡類型以及預算。可以參考一下常去的咖啡店,你常喝的那款咖啡,咖啡師用的是哪種沖煮器具。
Hario V60

Hario V60是咖啡行業最受歡迎的手沖器具之一。V60最早於20世紀中期在日本推出。2010年前後,它在國際上變得更加知名,主要歸功於它在咖啡比賽中的廣泛使用。
濾杯的錐形壁成60度角(因此為V60),這確保了連續的流速。與其他濾杯相比,V60有一個更大的出水孔,這可能對萃取有利,也可能不利,主要取決於沖煮技術。
與平底濾杯相比,錐形濾杯有更高的通水概率。注水的方式應該更加小心一點。當水經由阻力最小的路徑通過咖啡床時,就會出現通道效應。這導致既有萃取不足的味道、也有萃取過度的味道。確保均勻地註水可以幫助減少任何通道。
V60強調酸度和香氣,能夠表現出咖啡豆的風味。沖煮技術越熟練,得到的一致性就越強。
推薦給:熟練的咖啡師,那些尋找更乾淨和更芳香味道的人,以及想要嘗試的消費者。

蛋糕杯Kalita
蛋糕杯也是在日本發明的,現在在世界各地的咖啡館和家庭中隨處可見。蛋糕杯有多種材質和兩種不同的尺寸。
它的設計與V60不同,具有平底形狀,而不是“真正的”錐形。蛋糕杯的平底使得水的流速要慢一些,萃取快結束時,總會剩下一些水。
Kalita有一個平底,底部有三個小孔,可以讓水比V60更慢更均勻地通過。對於經驗較少的咖啡師來說,較慢且更均勻的流速意味著任何誤差對最終萃取的影響較小。這降低了萃取不足或過萃的風險。
使用平底濾杯時,通道被最小化,因為在萃取過程中咖啡粉停留在濾杯的底部,而不是杯壁上,這增加了萃取率。
然而,當萃取快結束時,會有水積在咖啡粉床中久久不下,拉長了萃取時間。因此,在使用這種濾杯時,應該注意研磨度。
想要更多的body和甜味,可以試試平底濾杯。當然,這更多地取決於咖啡豆本身及其烘焙方式。
推薦給:不太熟練的咖啡師,企圖在咖啡中尋找更一致的風味特徵的咖啡師,以及更喜歡甜感和醇厚度的消費者。
Chemex
Chemex於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誕生,其設計的初衷是簡化萃取咖啡的過程。Chemex被設計成濾杯和分享壺一體式結構,使其成為萃取大份量咖啡的理想選擇。
與V60相似,Chemex是一個錐形沖煮器具,儘管有一個明顯更大的出水孔。這意味著咖啡師應該更加註意他們的沖煮技術,以及這將如何影響風味和香氣。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使用細嘴的鵝頸手沖壺,有助於保持水流速度。另外,注水時偏向於中心注水,可以保持萃取的一致性。
儘管Chemex的出水孔比V60大,但由於濾紙的厚度增加,其流速要慢得多。建議咖啡師用Chemex時將咖啡豆的研磨度調粗,使用更淺烘焙的咖啡豆。由於Chemex的流速較慢,較深的烘焙度很容易過萃。
推薦給:每次需要沖煮很大量咖啡和喜歡中淺烘焙度的消費者。
愛樂壓AeroPress

討論了一些滴濾式沖煮器具後,現在將注意力轉向浸泡式萃取。
浸泡式不同於滴濾式,因為咖啡粉和沖泡用水在整個萃取時間內完全接觸,而不是讓水通過咖啡粉床。這提高了咖啡的口感和甜度,但會降低酸度。
艾蘭·阿德勒是AeroPress的創始人,愛樂壓是一種便攜式手動咖啡沖煮器具,其工作原理類似於法壓壺。使用愛樂壓時,將咖啡粉和水添加到沖泡室中,然後使用柱塞迫使咖啡液通過過濾器。
由於愛樂壓的小尺寸,咖啡師通常萃取出更濃的咖啡液,然後用水稀釋它們以得到適口的濃度。而且,愛樂壓的靈活性允許用戶選擇嘗試他們自己的萃取方案。
這種咖啡器具的受歡迎程度衍生出一年一度的全國和世界愛樂壓錦標賽,現在在世界許多國家舉行。在這些比賽中,參與者使用一系列沖煮技術來突出他們選擇的咖啡豆的某些方面特色,如甜味或醇厚度。
推薦給:擁有一系列技巧的咖啡師,尋找厚實body、以及希望更多嘗試沖煮技術的消費者。
虹吸壺

虹吸壺最初於1830年在德國獲得專利,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容納水的下球室和添加咖啡的上室。
熱源被放置在下球室下方以產生壓力,將水吸入上室,與咖啡粉充分接觸,直到熱源被移除,壓力下降,導致咖啡液向下吸入下球室。
如果用浸泡法萃取,首先要留意所用水量。浸泡式沖煮出豐富的味道,但香氣較少。虹吸壺中的咖啡通常在更高的溫度下沖泡,需要考慮是否過萃。此外,根據濾布的類型,可能還會在杯子中發現一些沉澱物。
由於萃取過程更複雜,清洗和維護量更大,虹吸壺更適合有更多時間享受咖啡製作體驗的場合。
推薦給:熟練的咖啡師,尋找醇厚度的咖啡消費者,以及對咖啡製作藝術感興趣的咖啡愛好者。
聰明杯

市場上經常推出新的咖啡沖煮器具——廣受歡迎的聰明杯就是其中之一。聰明杯看起來像一個普通的正經濾杯,但它的底部有一個密閉的空間。咖啡師在將“聰明杯”放在分享壺上之前,先加入咖啡粉並註上水。
咖啡浸泡完成後,咖啡師觸發釋放機制。這使得泡好的咖啡能夠流入分享壺中,這需要一分鐘到一分半鐘的時間。
初學者可以從浸泡式沖煮開始,因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注水技術。儘管聰明杯是一種浸泡式沖煮器具,可以增強body,但它也突出了乾淨度——是浸泡和滴濾的共同體。
推薦給:那些尋找新萃取方法的人,不太熟練的咖啡師,以及想要更多乾淨度和body的消費者。

無論你想以什麼樣的形式來沖煮一杯咖啡,總會有一款器具滿足你的需求。為了弄清楚自己的需求,想想你所看重的是咖啡的哪個方面,body、乾淨度、甜度、酸度等等。這將有助於決定選擇哪一種咖啡沖煮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