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作物的生產力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包括農場操作習慣、資源獲取和基礎設施的質量。
咖啡價格問題意味著,許多生產者還停留在努力維持農場的經營問題上。這也使得提高生產力成為他們優先考慮的因素,特別是對於商業咖啡種植農場。
在像巴西和越南這樣的地方,農場的生產力往往較高,一部分原因是歸功於機械化,另一部分歸功於其他外部因素。
生產力水平以原產量來衡量,一般以公噸/公頃或噸來計算。越南和巴西的水平分別約為2.5噸/公頃和1.5噸/公頃,但對於大多數其他生產國來說,這一標準要低得多。
中美洲國家的平均生產力水平在0.5-0.75噸/公頃之間,而非洲的產量水平在0.1-0.8噸/公頃之間。在亞洲,由於缺乏信息,平均產量數字很難計算,但在越南之外,產量似乎在增加中,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的產量分別為0.76噸/公頃和0.8噸/公頃。
Jeffrey Sachs教授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和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在這項研究中,他說:"1990年至2019年,越南和巴西的收益率分別提高了100%和30%以上。這些增長與大多數其他咖啡生產國相對穩定的產量形成鮮明對比。"
然而,即使在生產水平較高的國家,低廉的咖啡價格也意味著許多農民難以養活自己或家人,更不用說投資農場了。
農場操作習慣只是巴西和越南等地生產力水平高於其他國家的原因之一。為了探討這個問題,我採訪了P&A營銷總監兼全球咖啡平台主席Carlos Brando。
選擇最佳的品種進行種植是非常重要的。據Carlos 介紹,要考慮三大特徵:產量較高的咖啡品種,抗病蟲害的品種,還要考慮品質。“
除此之外,需要明確的是:沒有適合所有環境的完美品種,選擇合適的品種完全取決於生產者的目標。
" 一個在一個國家非常好的品種可能不適合另一個國家, " Carlos 說, " 對於大多數種植者來說,生產力是第一位。但在中美洲,因為那裡有這種巨大的葉銹問題,必須尋找抗銹品種。 “
種植前做好計劃是很重要的。比如,每株植物之間需要多大的空間?行與行之間的理想距離是多少?讓每株咖啡樹長到多高?
“你首先應該看的是葉子多少," Carlos說。"你的葉子越多,光合作用的效率就越高,因此,你可以生產更多的分支和咖啡果。"
“有時候,很多植株靠得很近,長得不是很高,種植者將植物保持的很矮,但在巴西或越南,會看到很高的咖啡樹。"高的咖啡樹有利於那些使用機械化採摘方法的種植者。正如Carlos所說,"這意味著採摘者必須使用梯子或使用手持式收割機等機器。
種植行距之間的距離比較大,比如說兩米半,但同一條線上的樹木之間的空間很小,可能最多只有一米。這樣的做的目的是讓機械化得以實現,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可以讓整棵樹從根基到頂部都可獲得大量的光照,所以會獲得更大的葉子,更多的枝條,最終提高生產力。"
人們通常認為,遮蔭種植的植物產量較低,但生產的咖啡質量較高。
Carlos說,較強的遮蔭往往會降低生產力。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生產者應該完全去除遮陽,而是要去管理光照水平,以確保生產力和質量之間的平衡。生產者可以在必要時通過修剪來修改植物種類以便調整陽光水平。
" 這就是他們在埃塞俄比亞所做的," Carlos 說。" 他們並沒有移除所有的陰涼,而只是移除一些,以提高生產力。" 而這一點在2020 年埃塞俄比亞咖啡生產力水平預測表中得到了體現,在過去四年中,埃塞俄比亞咖啡生產力水平將從0.74 噸/ 公頃提高到0.82 噸/ 公頃。
然而,根據Carlos的說法,遮陽種植的咖啡確實有其他優勢。"當葉子落下時,它們會作為有機物融入到土壤中,因此,可以減少使用肥料,或者根本不用肥料。"
然而,這並不是一個萬能的解決方案;Carlos提醒說,對於那些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產力的咖啡種植者來說,減少遮陽和增加肥料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保持土壤養分水平對農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即使有良好的土壤,如果種植園已經老舊,養分也容易乾涸。因此,農民必須人為添加肥料。
如何知道需要哪些養分,以及添加多少?這通常歸結為分析土壤樣本。
專業的土壤分析會告訴你你缺少哪些養分。這不僅僅局限於三大營養素(氮、磷、鉀),還包括硼砂、鎂等微量營養素。越南和巴西的咖啡種植者都會施肥,而且他們施肥的技術含量很高。
Carlos說,在其他國家,有些生產商施肥不夠。例如,根據國際咖啡組織的這份報告,"非洲農業的特點是,由於土壤施肥不足和缺乏常規的畜牧業,生產力低下。以盧旺達為例,只有25%的農場進行了施肥處理。"
一些生產者認為,因為他們在肥沃的火山土壤中種植,所以不必使用化肥。事實上是,在這種情況下,植物仍然會生長,但結果可能不是最佳的狀態,如果不施肥,生產力和產量會很快達到一個上限。"
除了養分水平之外,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點是土壤的pH值。咖啡樹在微酸性土壤中表現最佳,也就是pH值在5.5和6.5之間,但酸度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緩慢增加。有時即使生產者給土壤施肥,pH值也太酸了,為了平衡酸鹼,必須添加石灰。"
2011/2012年,咖啡葉銹病流行,襲擊了中美洲許多生產國,這種由真菌引起的疾病會大大降低生產力。據估計,在隨後的五年中,多達70%的農場受到影響。
而且還不止於此,除了葉銹病,咖啡植株還受到漿果螟、潛葉蟲和其他不那麼知名的害蟲的影響。"在一些國家,還有其他的病害,比如印度的白莖螟。"Carlos說。這種害蟲於1838年傳入,對阿拉比卡植物具有毀滅性的影響,並使印度的生產商損失了數百萬美元。
自1970年巴西首次爆發葉銹病以來,生產者不得不應對這種疾病,但他們的努力得到了研究、培訓和推廣服務方面的公共投資以及農場信貸供應的支持。
巴西政府支持的研究基金會Fundação Procafé的研究員José Braz Matiello在這篇文章中說:"研究開發了防治方法,援助把技術帶給了生產者,而信貸則支持了防治措施的執行。"
農民主要通過使用殺蟲劑來保護他們的作物。但即使這樣也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
Carlos說,在偏遠地區,與 “生活在更好地區的中產階級"相比,人們要為他們的食物支付溢價。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許多這些國家的小規模種植者身上,因為市場效率低下。他們要為化肥和農藥支付更多的費用。當他們沒有資金購買設備甚至化肥時,需要尋求融資支持,這就需要抵押品,通常是土地。但許多種植者沒有產權,這意味著他們無法獲得信貸。"
如果生產者種植有機咖啡,還可以選擇其他環保方式來避免使用化學品,比如生物控制。
安德烈-達-席爾瓦是總部位於美國馬里蘭州的綠色咖啡進口商Tropysync公司的高級常務董事。他認為科技投資對提高生產力非常重要,他說,"除了巴西和越南,其他國家和產地的科學規劃管理還處於起步階段。"
然而,對於一些生產者來說,很難對他們的農場進行長期投資。由於通貨膨脹,咖啡種植者得到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即使錢的數值是一樣的,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種植者可用於投資和改善的錢卻越來越少。這不是一個技術問題。這是一個社會經濟問題,一個發展問題。對於很多種植戶來說,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但是,巴西和越南是如何在這些問題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呢?答案很簡單:國家干預和市場競爭。
在這些國家,你必須得到政府的支持,包括研究、培訓和推廣服務、基礎設施、物流和信貸。這對那些無法選擇自己工作的小型種植者尤其有幫助。競爭也讓市場更有效率。
咖啡的生產力在不同的國家有很大的差異,沒有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影響產量水平。種植者們提到了從農場實踐和信貸供應到資源和基礎設施的獲取等一切因素。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隨著消費的增加,種植者需要跟上步伐。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對於確保種植者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將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義,特別是對於那些種植商業咖啡的種植者。
圖片來源:Ivan Petrich, Julio Guevara, Ana Valencia, Mayorga Organics 和Eduardo Ferreira.
原文鏈接:https://perfectdailygrind.com/2020/07/why-do-coffee-productivity-levels-vary-between-cou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