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articulatecoffee)
不是所有的地區都能生產咖啡豆的。從上圖可以看出,咖啡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南北迴歸線之間。
大體上,咖啡產區集中在亞洲、美洲和非洲地區。那這幾大洲的咖啡風味上有什麼不一樣呢?
(photo by tcrcoffee)
非洲的埃塞俄比亞是咖啡的發源地,該國有上千種不同品種的咖啡。生產的咖啡50%內銷,50%出口國外。
(photo by jw_henry_k)
咖啡豆通常生長在非洲較高海拔的山區。比如埃塞俄比亞的耶加雪菲產區、西達摩產區,海拔高,空氣稀薄,咖啡豆普遍擁有較高的酸質,類似檸檬酸、柑橘酸。另外,咖啡櫻桃也有足夠長的時間熟成,咖啡豆密度更高,也能發展出更豐富的風味物質。
肯尼亞的咖啡以其葡萄柚、黑醋栗般的酸質出名,熟番茄是肯尼亞咖啡比較典型的風味特點。
(photo by tcrcoffee)
美洲的咖啡豆以其平衡的口感著稱,酸不會太高,烘焙得當,會有焦糖般的甜感。這種風味特點,也讓美洲的咖啡豆頗受烘焙師喜愛,因為可以拿來作為意式豆的拼配選項。比如世界第一咖啡大國巴西,烘焙到中深度之後,會有堅果、焦糖、巧克力等風味。
(photo by tcrcoffee)
亞洲的咖啡豆,比如印尼的曼特寧,通常帶有明顯的草本,香料味;口感比較醇厚。酸度低,即使烘焙得較淺,酸質也不會像非洲的豆子那麼活潑明亮。
越南是世界上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咖啡產國。然而其中高達97%屬於羅布斯塔豆,也就是抗蟲害能力較強,咖啡因含量較高的品種。喝起來味道比較強勁,大多用於製作速溶咖啡。
(photo by _emitenten_)
雲南,現在已經躋身世界咖啡產量大國。雖然生產的咖啡大多還是商業級,但近幾年,在政府、雲南國際精品咖啡交易公司等共同推廣下,雲南咖啡品質也越來越好,比較典型的風味表現是人參,紅糖,生薑,花生等味道。
(photo by yunnancoffeeexchange)
全球有50多個咖啡產國,以上只是介紹了常見的幾種咖啡。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上面提到的典型地域風味表現,不代表產區唯一風味。加上產區不斷研發的新的處理法,新的實驗品種,即使是同一個產國的咖啡,也出現了多樣化的杯中表現。
拿雲南豆來說,最近流行的厭氧發酵,酒桶發酵法,實驗結果是咖啡越來越好喝了,出現了豐富的水果風味,像芒果啊,菠蘿蜜啊,及其他熱帶水果風味;甜感也越來越豐富,比如像蜂蜜啊,黑糖等等。
(photo by nanatien)
咖啡就像紅酒一樣,它的風味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品種,種植,處理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我們才能這麼幸福,可以喝到不同表現的咖啡。
參考來源:
https://www.thecoffeeroaster.sg/post/the-coffee-bel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ffee_production
文章來源: SOGAs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