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定要加糖,咖啡更適合搭配黃糖

每個人對糖的敏感程度多少有些差異,當咖啡師將一杯萃取適度的美式咖啡交遞到顧客手中,並引導顧客感受咖啡中的某種程度的甜感,或者是為顧客呈現了一杯融合了香甜牛奶的帶有奶糖般甜感的拿鐵,顧客依然無法感受到咖啡中的甜感,並依然表示出想要一包糖的慾望。
那麼我們所說的咖啡的甜是來自於何?如果一定要加糖,咖啡更適合加什麼糖呢?

20191227_045229356_iOS

咖啡豆在種植時,就有會天然糖份的存在。據Coffeechemstry.com報導,咖啡豆中含有7種醣類。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糖都是可溶解物質,也就是說咖啡豆中含有的多醣成分,並不會全部都融化都在杯子裡。
咖啡的天然糖分濃度並沒有純糖的濃度高,如果想要真切的感受到咖啡中的甜度,要從兩方面著手:一個是「選擇本身比較帶有甜度表現的咖啡」;另一個則是「練習更敏銳地去感受甜味」。

20191227_045233095_iOS

大腦對甜味會上癮,必須吃越多的糖,大腦才會分泌「多巴胺」。當我們在咖啡中沒有感受到足以刺激到我們的甜感,身體會向大腦發射出信號,想要吃更多的糖來滿足我們對甜的需求。那如果一定要給咖啡中加糖,加那一種糖更合適呢?
我們日常攝入的糖的種類基本都取自於甘蔗,然而加工程度的不同,才讓我們有了更多的糖的選擇。甘蔗榨汁後熬煮凝固初期得到的粗糖為黑糖,精煉結晶黑糖可得紅糖,完全精煉紅糖可得白糖。其實黑糖即深色的紅糖,而黃糖就是淺色的紅糖。楓糖的原料並非甘蔗,它是由楓樹木質部汁液製成的糖漿,樹汁裡的糖分由楓樹過冬儲存的澱粉轉化而成。焦糖即不斷加熱脫水後的糖產生焦化反應的產物,原料並不限於白糖。

20191227_045237313_iOS

在與咖啡混合時,黃糖提純不徹底,甜度很高,醇度也高,成份較天然,所含的添加劑比較少,也會有額外的焦醣類香氣以及甘蔗原本的味道,味道層次更豐富。但是,白糖和咖啡的融入會有時會不理想,有些豆子在遇見白糖後會由苦變酸;要么甜跟苦共存,很凌厲突出的口感。
而且,冰美式中加入糖能夠更加觸發飲品的甜感,做熱咖啡的時候不要只添加果糖,有些用白糖熬製的果糖糖漿也會導致咖啡發酸。

20191227_045240899_iOS

當在加過糖的咖啡中感受到甜了之後,下次可以選擇再加少量的糖,嘗試著去用舌上的味蕾去捕捉咖啡中的甜感。每次遞減下來之後,即使在不甜的咖啡中你也能夠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咖啡的甜感。

整理:喬安咖啡Joyce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