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本文作者擁有並經營一家咖啡公司,所以當說到喝咖啡時,我自信擁有一定的發言權。
我入咖啡行業之前,起點確實很卑微,曾經用過膠囊咖啡機。兩種沖泡方法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區別,而最終的產品更是如此。在澳大利亞,我們每年消費大約81.2億杯咖啡。
自2010年代開始流行,膠囊咖啡承擔了上面大部分消耗量(20.3億非速溶咖啡),膠囊咖啡和咖啡師出品的咖啡還有很大空間(是的,澳大利亞人消耗最多的仍是速溶咖啡) 。
讓我們深入到細節,看看二者有什麼不同。
1976年,Eric Favre發明了第一台Nespresso咖啡機,用密封膠囊衝出單份濃縮。近年來,在澳大利亞,此類型機器在銷售和普及方面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家用市場。
主要原因是膠囊咖啡異常便捷,而且機器出品帶有油脂,味道更接近濃縮(而非速溶咖啡)。
考慮到膠囊咖啡可以提供多種口味,我們也向消費者提供多種烘焙選擇和風味,因此才能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
使用膠囊咖啡機器,第一步,打開機器;第二步,將膠囊插入機器料盒中,選擇你想要的萃取方式(長或短);第三步,加熱牛奶;第四步,將牛奶倒入濃縮咖啡(或黑咖啡)中。你瞧,很快就能為自己做一杯咖啡(還不是速溶咖啡)。
高性價比的選擇,你可以很快準備一杯富含油脂的咖啡,大多數人都喜歡膠囊咖啡,因為節省時間。
1.優點:使用超級方便、濃縮中有真正的油脂、不佔空間、口味多樣、每杯成本低
2.缺點:味道比速溶咖啡稍好一些、咖啡是數月前烘焙且研磨的、膠囊污染環境、咖啡豆不是精品級別、整體體驗一般
此處不詳細解說咖啡師如何操作心愛的咖啡機,我只介紹咖啡師製作咖啡的基本原理:
1. 咖啡豆的來源、烘焙和分銷都是在當地進行的,供應的咖啡豆非常新鮮(幾天而不是幾個月);
2. 根據您的具體要求,單獨研磨和沖泡;
3. 需要咖啡機操作知識;
4. 為了好的萃取,會對咖啡稱重和計時;
5. 咖啡師為你服務是一種附加體驗。
在大多數情況下,咖啡師出品的咖啡整體質量更高,這是有原因的,我們早起排隊去咖啡店買咖啡,而不選擇全自動/商業膠囊劑,只是想要味道更好的咖啡。
1、優點:正確出品風味更佳,可以製作各種各樣的飲料,較短時間內就可以實現高產量、更養眼、更環保,創造一種氛圍和體驗
2、缺點:如果操作機器的人不對,味道可能會更糟、在高峰期可能需要排隊,需要更多空間、動力和規劃
每種咖啡都有各自的市場,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多年前我就擁有了一台膠囊機器。操作簡單,只要需要,隨時都能來一杯濃縮。
對於國內插電即用的市場(尤其是酒店房間)來說,這種產品無疑有廣大需求。近年來,來源可靠、烘焙新鮮的“精品咖啡膠囊”也開始興起,不少墨爾本烘焙商供應這類產品。
對我來說,品質和體驗非常重要,膠囊咖啡機在兩個方面都做不到。我買了一雙RM Williams的靴子,根據穿戴的次數計算它們的價值,所以你可以說我喜歡省錢——而且在乎品質。
在我看來,雖然意式咖啡價格更高,但膠囊咖啡始終無法和咖啡師出品的咖啡相媲美。我相信終有一天,有些機器會戰勝咖啡師,但很可惜現在它們還沒有大規模進入市場。
從體驗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咖啡師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樣將每個細節串起,最終完成美味的出品。
如果你想給客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話,膠囊咖啡絕對做不到這點。根據我的經驗,當人們有條件獲得咖啡師出品的咖啡時,絕對會打敗膠囊咖啡。
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市場和賣點,就便捷性而言膠囊咖啡略勝一籌,但我絕對會選擇咖啡師出品,因為我不會在咖啡品質這件事上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