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領如下:悶蒸,然後浸泡15分鐘,不要將濾網按下去,4分鐘後用兩個勺子破渣,讓咖啡粉沉到底部,撇去油脂,再浸泡11分鐘,最後將咖啡倒進預熱好的杯子裡,享受一種全新的浸泡式咖啡吧!
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實際上這種做法不僅簡便,更重要的是能“充分錶現咖啡的本質”。
我們第一次知道這種沖泡方式是通過Bryn Garrehy,他培訓過許多Blue Bottle的咖啡師,而這種方法的靈感來源於咖啡作家James Hoffman的另外一種“無壓法”,在“無壓法”的啟發下,他不僅研究了研磨度、沖泡比例和時間,還研究瞭如何處理咖啡渣。
通過將萃取時間延長到15分鐘,並且讓咖啡粉沉澱到杯底而不用濾棒按壓,這種方式讓他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清晰風味表現。
Bryn做法的巧妙之處在於,他把法壓變成了杯測。
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迅速了解一下什麼是法壓和杯測。
0 1 兩種萃取方式
除了濃縮咖啡,咖啡萃取方式大致分為兩類:浸泡式和過濾式,法壓和杯測都屬於第一種。
浸泡式,顯而易見,將咖啡粉浸泡在熱水中。這種方式會在水中留下更多不可溶解物質,留在水中的纖維素和穀殼讓這種咖啡醇厚度更高。法壓壺的粉絲喜歡它的濃郁有勁兒的口感,但批評者認為它粗糙甚至更加苦澀。
過濾式,包括V60和Chemex,咖啡粉在緩慢注水過程中釋放風味,濾器會濾掉咖啡中不能溶解的物質(如各種纖維素),從而獲得更加細膩清晰的表現。
0 2 法壓類似於專業杯測
杯測不是一種家用沖煮方式,它是一種咖啡行業專業人士嚴格判斷咖啡質量的方法。但杯測和法壓在某種程度上非常相似。
起始步驟都一樣:將咖啡粉浸泡在水中,並且盛放在杯子里而不是某種特殊器皿裡,浸泡的過程中,咖啡粉會浮在表面,法壓壺的情況是咖啡渣接觸會到濾網面,而在杯測中咖啡渣會形成一個殼。
幾分鐘後,杯測人員用勺子破渣,其實在那個時候大部分的咖啡渣已經沉入底部了,浮在表面的咖啡渣將被撇去。
雖然杯子裡裝著淤泥般的咖啡渣,但咖啡並不像泥漿那樣難喝,事實上風味非常乾淨,因為在浸泡的過程中並沒有攪動咖啡渣。所以結果出人意料:風味表現清晰且持續。
0 3 Blue Bottle無按壓式法壓
在我們的無按壓式法壓方法中,我們做了同樣的事情:在咖啡粉上輕柔注水,壓根不要使用濾棒,我們會用兩隻勺子破渣,這樣大部分咖啡渣就會慢慢沉入杯底,繼續浸泡。
長時間的靜止萃取往往讓咖啡更有果汁感、飽滿、圓潤且平衡,許多其他萃取方式達不到這種效果。甚至發散擴展到整個味蕾的餘韻也不同,咖啡的湯色也更好看,點綴著天然咖啡油脂,表面看起來泛著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