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測| 應該用粗研磨刻度?還是應該用細研磨刻度?

一般來說,我們都會按照SCA杯測標準的那樣,使用粗研磨顆粒去進行咖啡的杯測品鑑。但近年來,很多烘焙商嘗試了使用調整後的不同的參數去進行咖啡的杯測,比如調細研磨刻度。那麼研磨調細後的咖啡粉,在杯測時,咖啡會有什麼改變呢?

20190712_032351726_iOS

COARSE GRIND SIZE

粗研磨刻度

粗研磨咖啡杯測時口感呈現:

– 淡淡的圓潤的香氣

– 明顯的酸質

– 柔和的風味強度

– 測試不同的咖啡豆的醇厚度時候有明顯感知

– 長時間萃取也能帶來愉悅的香氣和味道

20190712_032354904_iOS

FINE GRIND SIZE

細研磨刻度

細研磨咖啡杯測時口感呈現:

– 淡淡的圓潤的香氣

– 更平衡的甜感

– 更明顯的風味呈現

– 一定程度的將苦味萃取出來

– 更濃郁的醇厚度

– 隨著時間的推移,咖啡液的味道會起伏不定。

20190712_032358837_iOS

WHEN TO USE WHICH?

什麼時候選用哪一種研磨方式?

首先要了解的是研磨尺寸對杯測體驗的不同。這種方法,不管使用什麼樣的研磨尺寸,都是要讓每次的杯測測試作為一個參照點,讓我們可以和以往的咖啡進行比較,使我們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咖啡。

但是咖啡的杯測可以發生在任何情境下,分享、推新、品控等等。有時候很難去判斷究竟該使用什麼粗細的研磨刻度,但這裡有些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

COARSE GRIND SIZE

標準粗研磨

這種研磨刻度更適合以下情景

公共或大型杯測(人多的情況下會延長咖啡的萃取時間,為保證對咖啡正確的評判)

品鑑用於過濾式萃取的咖啡豆(大多數過濾式咖啡都是在較粗的研磨下進行萃取的)

20190712_032402024_iOS

FINE GRIND SIZE

細研磨刻度

這種研磨刻度更適合以下情景

–  小型杯測品鑑(更高的萃取強度能夠展現出咖啡的更多面,能夠更好的去品鑑一支咖啡的好壞)

品鑑測試用濃縮咖啡機萃取用的咖啡豆;

更準確地評估烘焙結果 (更細的研磨和更高的提取率可以獲得更多味道,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味道,而這些味道有可能在粗研磨杯測時所感受不到的)。

<END>

作者:WHC Coffee

配圖:來自於網絡

(如有任何內容侵權請後台聯繫告知)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