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初期,氮氣只是被迷戀啤酒的家庭釀造師所鍾愛,如今卻成了咖啡行業最勢不可擋的潮流之一,席捲便利店的貨架和各種獨立咖啡館以及連鎖店的菜單。
氮氣咖啡——冷萃咖啡通過高壓閥注入氮氣,首先在第三波浪潮咖啡館出現,很快成為咖啡愛好者的心頭好。
星巴克捕捉到了這個機會,在2016年西雅圖烘焙工廠店推出氮氣咖啡。根據星巴克某項數據,它很快成為繼拿鐵咖啡之後,成為排名第二位受歡迎的飲品。
在那之後,氮氣咖啡迅速傳播至全美一半的咖啡館,今年春天,星巴克宣布年底之前每家門店都會供應氮氣咖啡。
製作氮氣咖啡並不簡單,需要一系列複雜的設備,包括龍頭、管道、軟管、氣罐、連接器等,正是如此,大家都對這股風潮的流行感到非常意外。
啟動氮氣咖啡項目的成本也許高於五萬,對於小咖啡館來說絕對是不菲的開銷,還要考慮到培訓咖啡師使用設備的損耗成本。
對於消費者來說,一杯氮氣咖啡通常售價為120元左右一杯,也不算便宜。那麼,氮氣咖啡(NCB)究竟是如何風靡起來的?
探究氮氣咖啡是如何火起來了,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些科學知識。
製作氮氣咖啡的第一步,用冷水或室溫水萃取咖啡12-24小時,製作出比冰咖啡還流行的冷萃咖啡,接下來,通過高壓氣閥向冷萃注入氮氣,正是這個過程,增加了氮氣咖啡如天鵝絨般的口感。
細小的氮氣氣泡增加了咖啡的質地,一方面氮氣製造出如奶泡般綿密的層次,從表面傾瀉到杯底,另一方面冷萃咖啡豆的甜感增加而降低酸感。
咖啡愛好者把這種流動的現象稱之為“小瀑布”,如果有機會向你介紹,他們一定會把氮氣咖啡比作Guinness 啤酒。遠遠看,一杯氮氣咖啡和一杯現打出來的黑啤看起來一模一樣,而且跟黑啤一樣,氮氣咖啡也儲存在木桶中。
結果顯而易見,這樣一杯醇厚絲滑、略帶甜感、無糖無奶、只有咖啡的冷飲,讓無數喝咖啡的人心甘情願花120多元。

行業公認,位於德克薩斯的Cuvée Coffee 在2013年點燃了氮氣咖啡的火種,位於波特蘭的Stumptown Coffee Roaster 緊隨其後。據說, Cuvée 是第一家出售桶裝和罐裝氮氣咖啡的商家。
紐約Rise Brewing 的共同創始人Jarrett McGovern 回憶,當他開始在東村的公寓裡嘗試冷萃咖啡時,看到 Cuvée 的廣告深受啟發,於是他和朋友開始嘗試往咖啡中註入氣體。
“最初嘗試階段,我們用CO2(二氧化碳)注入冷萃,於是有了曼哈頓特飲(濃縮加氣泡水),後來我們嘗試NO2,於是就有了氮氣咖啡。”
他掌握到CO2會產生碳酸和尖銳的氣泡,比氮氣口感差一些,很快,他看到了瓶裝產品的潛在商機。
當時,即飲產品選擇非常有限,消費者在加油站和超市只能買到星巴剋星冰樂和Monster Java Engergy,二者都不健康也不好喝。看到潛在的巨大的市場需求,Rise 決定將氮氣產品作為發展重心。
McGovern 不是唯一發現NCB 潛力的公司,包括La Colombe and Califia Farm 的數家企業都跳入了氮氣咖啡的坑。
儘管製作成本高,但可以帶來長遠利潤,氮氣咖啡的流行已經勢不可擋了。
氮氣是一種天然防腐劑,它排除氧氣,讓咖啡在長達一年的時間內保持像剛萃取那天一樣的新鮮度。相比而言,一包烘焙的咖啡豆貨架壽命只有6週。
冷萃之所以興盛起來是因為它的經濟性,考慮到咖啡豆和咖啡粉較保質期較短,一小批烘焙師一直在努力提高邊際效益。
密封瓶或罐裝冷萃可以保存更長時間,同時也把擴大經營規模變成可能。在咖啡館,冷萃製作僅需要很短的時間,不用讓客人排長隊等候。
氮氣咖啡也逐漸在辦公室裡流行起來,總部位於弗吉尼亞的Commonwealth Joe 在華盛頓、紐約市、費城和巴爾第摩地區向辦公室供應桶裝氮氣咖啡,他們提供冷藏冰箱,每週或每兩週送新鮮咖啡上門。CEO Rober Peck 說這一模式非常成功,以至於他們決定放棄之前開小型連鎖咖啡館的計劃。
Rise 也開始為氮氣咖啡尋找辦公室客戶,他們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餐館一家一家推銷,吸引了一些人詢問如何在他們的辦公室供應。口口相傳,他們的客戶迅速增長到每天供應上千桶。

氮氣咖啡深受健康至上的人歡迎,天然的甜感和醇厚度讓人們對氮氣咖啡欲罷不能,綿密如同冰拿鐵,但又不含牛奶,並且一杯飲品僅含有5個卡路里,為那些素食主義、生酮和原始飲食愛好者亮了綠燈。
McGovern 預測,隨著乳製品、額外的糖分和添加劑逐漸失寵,我們將會看到除了啤酒和咖啡以外的一系列氮氣化飲品。他在位於康涅狄格斯坦福的釀造廠裡,不斷改進配方和原料,他們把這一過程稱之為“F Around Friday”。
“我們氮氣化玫瑰甜酒、沙士啤酒、蘋果汁、茶葉、抹茶和咖啡。”McGovern說,他們甚至在去年感恩節氮氣化了肉汁。McGovern已經開始著手一些不常見的品種,例如蘋果酒和抹茶。
Sprudge 共同創始人Jordon Michelman 喜歡用啤酒的眼光對待氮氣咖啡。啤酒雞尾酒是混合不同釀造而成,例如Black 和Tan,在美國沒有英國那麼普遍,但是他認為氮氣咖啡和啤酒的混合是完全可行的。
然而他認為氮氣產品的未來符合牛頓第三定律,任何上升的趨勢都會在時代結束前下降。
他把氮氣咖啡的發展軌跡和澳白(RIP)——一開始時髦的消費者隨時隨地都會選擇,在星巴克放出無奶泡拿鐵的廣告圖後便戛然而止了。
Michelman 指出,星巴克的氮氣系列,例如氮氣印度茶、氮氣Pepper Jerky 冷萃和氮氣杏味冷萃啤酒,象徵著氮氣咖啡已經落入虎口。
“星巴克是流行的追隨者,同時也是流行的終結者。”
圖源網絡
翻譯:Maggie Yu
作者:Alex Erdekian @elexeeerdekia
原文鏈接:
https://www.thrillist.com/amphtml/drink/nation/what-is-nitro-cold-brew-coffee-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