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藥科大學名譽教授與咖啡研究家–岡希太郎,出版過多本結合咖啡與醫學的書籍,並在大學開設咖啡學講座,今天我們從他的書籍《咖啡健康研究室》節選了一篇分享給大家!
咖啡豆裡有預防疾病效果的四種成分是:“咖啡因”、“綠原酸”、由葫蘆巴鹼遇熱轉變的“菸鹼酸”(維他命B3)及“N-甲基吡咯烷酮”( NMP)。
日本最普遍使用的兩種咖啡豆,分別是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這兩種咖啡豆的成分差異極大——阿拉比卡種的豆子有較多的蔗糖與葫蘆巴鹼;羅布斯塔的咖啡因及綠原酸含量則較多。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到底要喝哪一種咖啡好呢?
以“含有咖啡因,且混合淺焙和深焙的兩種豆子的咖啡”,也就是“混豆”作為標準。若將淺焙和深焙兩種豆子以一比一的份量混合衝煮,四種有效成分皆可充足地攝取。
通常咖啡是烘焙生豆後才拿來飲用,但綠原酸並不耐熱,所以,為了要使綠原酸的功效發揮到最大,必須採用淺烘焙的方式。這具有抗氧化、延緩醣分吸收以避免飯後血糖急速上升、刺激副交感神經以降低血壓等多種功能。
深烘焙咖啡,則藉由加熱烘焙,葫蘆巴鹼會轉變成菸鹼酸和NMP。菸鹼酸是治療高血脂症的藥物,也有保護血管、降低血小板活性,使血管不容易阻塞的作用。
NMP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以穩定情緒,並促進大腸蠕動、降低血壓。因為具有強烈的抗氧化作用,所以對致癌物質也有解除毒素的效果。
若自己不烘豆的人,可以到販售烘焙咖啡豆的店家,以咖啡豆的顏色深淺來決定。也就是說,購買偏淺色和偏深咖啡色的豆子混合即可。
每日咖啡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