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美味咖啡的方法極其簡單
製作一杯好喝的咖啡並不難,大步驟點也十分簡單:
①在沖煮咖啡之前,務必使用熱水潤濕濾紙,溫下壺,然後把水倒掉;
② 粉水比例是1:15;
③ 將總水量分成40%和60%,分兩次注入40%部分的水,在分三次注入剩下60%部分的水。
先簡單列出這些大框架步驟,接下來分開解說更多「46法則」的細節。
乾淨口感的一大關鍵點來源於「粗研磨」
我們都知道,粗研磨咖啡粉能夠帶來乾淨且清爽的口感,但通常很難用這個研磨度製作十分美味的手沖咖啡——然而這卻是「4:6法則」的關鍵點。在照片中,我們展示了中細研磨與粗研磨的比較。如果想要使用「4:6法則」製作咖啡,你需要像照片上的那樣,將咖啡豆研磨成右邊粗顆粒狀。然後,通過分配熱水的注入量和你注入的方式,就可以沖煮出乾淨的味口感和味道。
咖啡液全部流入壺中之後再進行注水
「46法則」中最初要先分兩次注入40%部分的水。如果要用300ml的水沖煮咖啡,40%則等於是120ml的水量。你可以將120ml的水量平均分兩次注入,也可以先註入50ml的水進行悶蒸,悶蒸結束後再注入70ml的熱水。這樣操作的重點是可以提取出咖啡中的甜感和酸質。
將40%的水注入完成之後,開始注入後60%部分的水。後60%部分的水分3次進行注入,每次的注水量即為60ml。更重要的是,每次注水要等待前一次注入的水全部流入下壺之後,在進行注入。
粕谷哲先生說,“ 注意這個時間點,會比單純的把熱水量分成4:6注入萃取更重要。 ”這,也是「46法則」的核心內容之一。
用後半部分的60%熱水,調節咖啡的強度。
對於手沖咖啡來說,萃取是意味著將咖啡豆中可溶解的風味類成分溶於水中。這個萃取過程的設計,是先用前40%的熱水來完成風味的萃取,再用剩餘60%的熱水調節咖啡濃度/強度。將剩餘的熱水均勻地分成3短注入,你會得到比較均衡的咖啡,當然,你也可以通過注入的水量的不同來調節咖啡的濃度。
一杯專業且美味的咖啡就製作好了!
這種製作手法製作出的咖啡的味道旨在突出它的甜感,有著溫和的酸質和較低的苦味,即使不常喝黑咖啡的人也可以接受這種柔和的味道。而且使用這個沖煮法則的話,最好選用高品質的淺烘焙的咖啡豆。
3年時間,從IT顧問到世界冠軍
粕谷哲先生是「46法則」的創始人,他曾是一名IT顧問,後來在他住院之後,一句醫生的建議,讓他開始了成為一名咖啡師的道路。
“ 我曾因為糖尿病住院,而且在當時我也在尋找除了水之外,其他我能喝的飲品,然後就找到了咖啡。因為在醫院住院的時候有大量的空閒時間,於是就買了一套工具,獨自練習,後來也在附近的一家咖啡店學習如何沖煮咖啡。”
後來,他辭去了工作,決定當一名咖啡師。“當我住院的時候,我意識到我改變了對生活的看法。我意識到任何人都可能生病,在為時已晚之前,我想做一些我喜歡的事情。 ”
“我在繪畫和音樂方面沒有天賦,但我總是想表達自己。後來也找到了我自己的方法,那就是通過咖啡。咖啡很有趣,因為對萃取的研究沒有盡頭。我會有很多想法,比如為什麼咖啡的味道會是這樣,或者如何讓它與眾不同等等。”
「自動化」的浪潮也許將成為下一個咖啡界的趨勢。萃取出美味的手沖咖啡的技術也許將面臨著結束,製造美味咖啡的機器時代也將到來。但是咖啡師的價值觀從現在開始發生改變,或將重點放在「體驗」上,而不僅僅只是製作一杯美味的咖啡。不僅要注重咖啡的技術的品味,服務也更加重要。
不論你是否是咖啡師還是只是以為單純的愛好者,
使用這個方法都可以萃取出好喝的咖啡,
一起來試試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