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人民對於咖啡的熱愛持續高漲,人們對咖啡的生產、營銷和消費方式隨時間的推移發生了巨大變革。曾幾何時,咖啡還只是一種普通商品,用來每天早上提神醒腦;如今,咖啡已經成為高品質的象徵,代表著一種獨特的生活和消費風格。

據世界咖啡組織(ICO)研究顯示,影響人們對咖啡消費態度的因素主要有三點:對健康的影響、喝咖啡時的愉悅和快感,以及咖啡生產方式的可持續性。未來引領咖啡行業的必將是那些能夠生產和製作出獨特、高品質咖啡飲品(例如精品咖啡或開瓶即飲咖啡),能夠通過創新吸引人們到咖啡廳中消費的品牌和企業。
2018-2019年,世界咖啡消費總量預計達到1.65億袋,較2017-2018年上漲2.1%。歐洲是全球最大的咖啡進口地區,其2018年進口的60kg麻袋咖啡總量為5300萬袋;緊隨其後的是北美地區,共計3000萬袋。非傳統咖啡進口國的消費需求增長更為迅猛,非洲和亞太地區2018-2019年咖啡消費總量預計上漲4.1%。
在供應端,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產國,2018-2019年生產總量約6170萬袋;越南排名第二,產量2950萬袋;隨後是哥倫比亞、印尼和埃塞俄比亞。
至於人均咖啡消費最高的國家,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意大利,因為意大利擁有歷史悠久的傳統咖啡文化;或是美國,因為美國引領者精品咖啡市場的創新。但實際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以及荷蘭是才全球排名前6的人均咖啡消費大國,其中芬蘭以每年人均12kg排名第一。意大利僅排名13名(每年人均5.9kg),美國則排名第25位(每年人均4.2kg)。
人們選擇喝不喝咖啡、怎麼喝咖啡的動機和偏好有很多。喝不喝咖啡主要取決於個人喜好。經濟因素的影響則非常有限。咖啡的特徵,例如可持續標識、產地、品種、品質和口味描述等對於消費者消費方式的影響極大。另一個影響咖啡消費的便是場所和氛圍,即地點、契機、社交、生活方式等。

味道和功能動機是影響人們喝咖啡方式最主要的兩大因素。喜歡咖啡的味道和香氣,是大多數人選擇喝咖啡的主要原因。同樣的,不喜歡咖啡的味道,也是很多人選擇不喝咖啡的主要原因。味道會給人們帶來積極的體驗和感受,例如愉悅和舒適。
功能動機也是影響咖啡消費方式的主要因素,例如提神醒腦、提升體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表現等。
習慣意味著喝咖啡已經成為每日必行的公事。有研究顯示,習慣是人們喝咖啡的主要原因之一。習慣很大程度上和傳統以及文化相關。在擁有咖啡傳統的國度,例如意大利,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風俗習慣對於人們的咖啡消費行為影響極大。
對於咖啡是否對身體健康的疑慮對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喝咖啡的頻率和總量。有研究顯示,將近50%的人認為咖啡對身體有害。另有些人因為疾病原因避免喝咖啡,例如焦慮或失眠。有些人則因為咖啡能緩解偏頭疼而選擇喝咖啡。

喝咖啡是一種社交行為。咖啡可以在任何社交場合,與家人、朋友或者同事共同享用。由此我們還能看出,咖啡是辦公室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人們在休息時喝杯咖啡,能夠放鬆身心,增進與同事間的友誼。
許多消費者認為喝咖啡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對於這些消費者來講,咖啡已不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飲料,咖啡代表的是一種文化體驗,能夠彰顯一個人的社會身份,標榜著現代、時尚或西方的生活風格,其中後者被亞洲人更為看重,在亞洲,咖啡被視為是一種奢侈品,在咖啡廳喝咖啡能給人帶來一種家的感覺,還能激發創意和靈感。

可持續、公平貿易、有機標識是影響人們咖啡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考慮到現如今精品咖啡潮流如火如荼,例如產地和口味描述等也會影響人們的選擇。
作者
Antonella Samoggia & Bettina Riedel
英文原文地址
https://sciencetrends.com/motives-and-preferences-for-coffee-consum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