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是埃塞俄比亞的一名牧羊人發現了咖啡,隨後咖啡通過阿拉伯半島,在17世紀抵達歐洲。在荷蘭人的幫助下,咖啡遍布全球各地。但如今我們在星巴克常見的咖啡種類都來自意大利,其真正原因在於,這些飲品大多與意式濃縮咖啡機密切相關。
意式濃縮基底
意式濃縮並非是咖啡豆的種類,它是一種沖泡咖啡的方式,首次出現於19世紀的意大利。由於在過去,沖泡咖啡通常需要花費5分鐘,人們迫切想要縮短咖啡的製作時間。首台意式濃縮咖啡機非常笨重,難以操作;但到了20世紀初期,米蘭的咖啡機製造商Luigi Bezzera發明了一種單杯沖泡意式濃縮咖啡機,能夠在幾秒鐘內完成咖啡的沖泡。隨後,人們又對這款機器的設計進行了改良,使其使用更加方便,口味更加完善。
“意式濃縮咖啡機是咖啡行業的一次革命。”前WBC冠軍Paul Bassett說道。有了意式濃縮咖啡機,人們便能一杯接一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沖泡。“現代咖啡廳的產品和服務方式都是圍繞意式濃縮咖啡形成的。”
隨著意大利咖啡文化的發展,意式濃縮咖啡機逐漸在上世紀30年代在意大利全國和法國流行開來。隨後,正如《Uncommon Grounds: The History of Coffee and How It Transformed Our World》一書作者Mark Pendergrast寫到的那樣,意式濃縮咖啡在上世紀50年代經歷了大爆發,並在美國掀起了一波熱潮。
“在精品咖啡運動早起,意大利的權威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來自Olam Specialty Coffee的Mike Ferguson說道,“到了上世紀80年代,大部分咖啡館都起了意大利語名字,意大利文化也徹底滲透在咖啡廳的裝潢和菜單設計當中。”
咖啡的種類同樣傳承了意大利精神,因為大部分都是以意式濃縮咖啡為基底的。
例如“瑪奇朵(Macchiato)”,其意大利語含義是“污點”,即在意式濃縮咖啡上“點”上少量的牛奶。
“在我看來,意式濃縮咖啡是意大利咖啡文化的象徵,這種象徵被廣泛傳播於世界的各個角落。”Bassett說道。
紮根於咖啡名稱裡的意大利文化
雖然意式濃縮咖啡的形式在不同國家有所變化,但只要用了意大利語名稱,咖啡裡就必須含有意式濃縮咖啡或牛奶。例如拿鐵是用意式濃縮咖啡、牛奶和奶沫製成的。其意大利語名稱“Caffe Latte”的含義是“咖啡牛奶(Milk Coffee)”,但如果用後者命名,其吸引力就會大大降低,而且會給人帶來“用牛奶煮咖啡”或“咖啡配牛奶”的歧義。
意式濃縮咖啡和滴濾咖啡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例如“美式咖啡(Americano)”,雖然這種咖啡源自美國,咖啡的味道和滴濾咖啡非常接近,但由於意大利人接受了這種咖啡的形式,美式咖啡也就有了意大利語的名字。
但或許你會問:咖啡的名字用意大利語是為什麼我已經懂了,但為什麼星巴克不同型號的杯子也要用意大利語命名呢?
“Short、Tall和Grande是Il Giornale在1986年開業時發明的,後來又在90年代引入了Venti。"星巴克相關代表這樣回答道。Il Giornale是星巴克前任CEO Howard Schultz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從公司短暫離職後創辦的咖啡廳。
公司的官網上這樣寫道:“Schultz被意大利的咖啡和浪漫的咖啡體驗深深吸引。”他迫切想要把意大利的咖啡傳統帶到美國。於是他回到了星巴克,並於1987年一舉完成了對公司的收購。這種意大利情結一直被延續至今,著名的“星冰樂(Frappuccino)”也是使用了意大利語的名稱。
如果你不想嘗試帶意大利語名字的咖啡,那麼請嘗試Flat White。這是一種由澳洲人發明的奶基咖啡。但總的來講,咖啡大多還是沿用了意大利語的名稱,就好像你不可能把“意大利面(Spaghetti)”叫做“麵條(Noodle)”一樣。
作者:Carrie Whitney
英文原文地址:
https://recipes.howstuffworks.com/why-italian-is-international-language-coffe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