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科學家們都是根據咖啡因敏感度給咖啡愛好者分類的嗎?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科學家JWLanger 為我們解釋為何不同的人在喝完咖啡之後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據Langer 表示,咖啡愛好者可根據咖啡敏感度分為三大類。
Langer 負責的研究通過分析現有的人體對咖啡因代謝能力的研究成果,找出了為何有些人喝完咖啡之後的提神效果更加明顯,並為醫生為患者提供咖啡因攝入量建議給出了理論依據。
人對於咖啡因的敏感度取決於兩點:一是肝臟對咖啡因的代謝速度;二是人體是否具備特殊的基因,令中樞神經系統對咖啡因更加敏感。
根據上述兩點,Langer 將咖啡愛好者分為了以下三大類:
1 高敏感度:肝臟對咖啡因的代謝速度較慢,且中樞神經對咖啡因的敏感度較高,即便是小劑量攝入咖啡因,也會造成失眠等症狀。
2 普通敏感度:肝臟對咖啡因的代謝速度和中樞神經對咖啡因的敏感度適中,這類人每天喝2-5杯咖啡並不會出現失眠等不適症狀。但不推薦該類人群在晚上飲用咖啡。
3 低敏感度:肝臟對咖啡因代謝速度較快,可大劑量攝入咖啡因(但Langer仍堅持該類人群應參照EFSA給出的官方建議:每天咖啡攝入量不超過5杯)。這類人即便在睡前喝咖啡也不會導致失眠。
Langer 解釋道:“人們經常會問,為什麼自己只喝一杯咖啡也會整晚睡不著,可朋友卻一天喝5杯都沒事。答案很簡單,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每個人對咖啡因的敏感度都不一樣,這就像是每個人的髮色和瞳孔顏色都不一樣。”
但相對的,低敏感度的人群在喝完咖啡之後,提神感也會相應減弱。雖然可以考慮攝入更多咖啡,但專家仍堅持不要超過官方建議的5杯上限。
Langer 表示:“很多人會根據自己的經驗調整咖啡因攝入量,但要注意,即便對咖啡因不敏感,每天的咖啡因攝入總量也不能超過400mg,也就是5杯咖啡。”
作者: ANI
英文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