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上倒水,水有往周邊擴散的傾向。利用水的這種習性,製成漏斗模樣的濾杯,使之側面也能萃取出咖啡。與利用罐筒的底部萃取相比,漏斗形萃取面積就大有增加,從而加快了萃取速度。經過這樣的改良,縮短了萃取時間,減少了很多咖啡的雜味和苦澀味。
為使濾杯的壁面順利形成萃取,且加快萃取速度,需要在濾紙和濾杯壁面之間隔出空隙。為此在濾杯的壁面上製作了溝槽。通過溝槽濾杯壁面和濾紙之間的空氣和水流順暢流動,隨之縮短了萃取咖啡的時間。
即使是同一生產商製造的卡莉塔(Kalita),其樹脂濾杯和銅濾杯的萃取速度之差有30%左右,所以萃取出的咖啡味道也有差異。因為根據各生產商製作出的濾杯的形狀,其濾杯內堆積的咖啡粉的形狀也不同,萃取速度也有所差異。各個濾杯的形狀直接與水流的速度有關聯。水流速度越快,可溶解的咖啡成分的量就越少;水流速度越慢,可溶解的咖啡成分的量就越多。因此假設注水速度相同,根據濾杯種類的不同,其萃取出的咖啡味道也有所變化。

Hario(哈里歐)濾杯:與KONO濾杯外形幾乎相似,但Hario的壁面整體都有溝槽。
Kalita陶瓷濾杯:是陶瓷材質製作的,底部有3個輸出孔。
Kalita銅濾杯:是銅質的,導熱係數高,底部有3個輸出孔。
Melitta濾杯:底部只有1個輸出孔。
法蘭絨濾杯
與濾紙相比,棉絨布的結構不是很緊密,面料密度較鬆,在萃取咖啡的過程中,比濾紙更容易萃取出咖啡成分。這種特徵使萃取的咖啡味道更豐富更柔和。再者是圓錐形狀,與其他濾杯相比,裝上咖啡時,法蘭絨濾杯更容易匯聚在中間,而且過濾同等量的咖啡時比起一般的濾杯,法蘭絨上的咖啡粉顯得又高又深。也就是說,水流通過咖啡的距離變長了,所以就能得到更加豐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