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詞彙量匱乏得簡直就像四級詞彙只記住了abandon一樣。
想要對咖啡進行品嚐杯測其實是有更官方的說法,比如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的“咖啡風味輪”。
複雜到有85種風味,比九九八十一難還多四個,就連專業品鑑師都得靠SCAA出版的使用指南~
而作為一個上進的專業咖啡人,也需要適當存幾個進自己的味覺記憶庫,才不至於喝完就當場忘詞。
畢竟現在連洗頭小哥都會學會了套詞,見誰都能懟一句:“你很久沒來了…”所以套詞什麼的,So easy~
– 水果味 –
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
漿果味:黑莓味、覆盆子味、藍莓味、草莓味
乾燥水果味:葡萄乾味、李子味
其他類水果味:椰子味、櫻桃味、石榴味、鳳梨味、葡萄味、蘋果味、桃子味、梨子味
柑橘類水果味:柚子味、橘子味、檸檬味、萊姆(青檸)味
-花香味 –
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
花香味:洋甘菊花味、玫瑰花味、茉莉花味
紅茶味
當咖啡豆烘焙程度較淺時,高揮發性的香氣物質就會率先被激發,比如淡雅的花香和水果的微甜,因此花香和果味也往往是並存的。
比如埃塞俄比亞以耶加雪菲為代表的豆子就有明顯的花香味和水果味的特徵,辨識很高。
– 堅果可可味 –
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
可可味:黑巧克力味、巧克力味
堅果味:杏仁味、榛果味、花生味
– 甜味 –
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
甜香味、總體甜味、香蘭素味、香草味
紅糖味:蜂蜜味、焦糖味、楓樹糖漿味、糖蜜味
不要以為咖啡就一定是苦的,其實好喝的豆子是能喝得出明顯甜味的,特別是堅果可可味和甜味,都是比較常見並且受歡迎的風味~
– 植物蔬菜味 –
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
橄欖油味、生味、豆腥味
植物蔬菜味:不成熟味、豆莢味、新鮮味、深色蔬菜味、植物味、乾草味、藥草味
– 香料味 –
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
棕色香料味:丁香味、肉桂味、肉荳蔻味、八角味
胡椒味、刺激味
除了甜味、可可味、水果味這類風味之外,有些咖啡豆子還會出現一些更神奇的風味,比如印尼托巴湖林產區的曼特寧,就經常帶著一股子藥草味~
PS:肉桂風味真不是灑了肉桂粉才會有的~
– 燒烤味 –
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
穀類味:麥芽味、五穀味
焦味:棕色燒焦味、煙熏味、灰燼味、辛辣味
煙草味、菸絲味
– 酸酵味 –
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
酸味:酸香味、醋酸味、丁酸味、異戊酸味、檸檬酸味、蘋果酸味
酒精發酵味:酒味、威士忌酒味、發酵味、爛熟味
同樣,有些發酵味可以使咖啡的層次變得豐富,另一些則帶來怪味。
– 其他味 –
COFFEE TASTER’S FLAVOR WHEEL
化學藥味:橡膠味、乳膠氣球味、汽油味、藥物味、鹼味、苦味、
紙味霉味:合成塑料味、肉湯味、動物味、發霉土味、腐臭潮濕味、木質味、紙味、紙板紙箱味、陳舊味
從咖啡櫻桃果的採摘到處理、生豆的存放和烘焙,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咖啡的風味。
比如沒有及時去除的腐爛果子、過度的發酵、不適當的衛生環境、不合適的烘焙程度或方式,這些情況都會導致奇怪的味道出現。
不過,這些風味真的不屬於能讓人喜歡的風味,如果沒機會喝就別試了~
我們的人生真的不差這幾種體驗!
☕ 文章轉載自 Coffee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