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知道這些處理法有什麼不同嗎?
那麼今天小編為你介紹一下咖啡生豆
幾種最常見的處理法吧

水洗法能通過每個步驟去除雜質(石頭或垃圾等)與瑕疵豆,因此生豆的外觀均一,普遍被認為具有高品質,交易價格也較自然乾燥法精製的咖啡豆高。

另外,咖啡水洗法的設備成本較高,水洗的步驟也相當費工夫,生產成本也就相對提高了。

1.選豆:將採收的果實放在裝水的水槽裡,浸泡約24小時。這時成熟的果實會沉下去,而未熟和過熟的果實會浮上來,可加以剔除。
2.去除果肉:使用機器將果皮與果肉除去,只剩下包著內果皮的咖啡豆。這時,豆子的外面還有一層黏膜,水洗的過程就是要洗淨這層黏膜。
3.發醇:黏膜的附著力很強,並不容易去除,必須放在槽內約18-36小時,使其發醇,並分解黏膜。發酵的方法有兩種,即濕行發醇與乾式發醇,顧名思義,前者加水,後者不加水。發醇的過程中,種子和內部的果肉會產生特殊的變化,這是水洗法之中最影響咖啡風味的一個步驟。有些農場會添加熱水或醇素,以加快發醇的速度,這對咖啡豆質量會有負面的影響,並不受精選咖啡愛好者歡迎。

4.水洗:使用水洗法的農場一定要建造水洗池,並能夠引進源源不絕的活水。處理時,是將完成發醇的豆子放入池內,來回推移,利用豆子的摩擦與流水的力量將咖啡豆洗到光滑潔淨。
5.乾燥:經過水洗之後,這時,咖啡豆還包在內果皮里,含水率達50%,必須加以乾燥,使含水率降到12%,否則他們將繼續發醇,變霉腐敗。較好的處理方法是使用陽光乾燥,雖然得費時1個-3個星期,不過,風味特佳,相當受到喜愛。另外,有些地方使用機器乾燥,大量縮短處理時間,使得風味不如陽光乾燥的咖啡。
6.脫殼:完成乾燥的豆子便可以放在倉庫裡儲存,或者交給工廠進行脫殼,除去內果皮與銀膜。
7.挑選與分級:與日曬法一樣,水洗咖啡都也有挑尋和分級的過程,用來剔除瑕疵豆,並確保較佳的質量,再交給出口商賣到世界各地。
理法

根據保留果膠的比例不同與乾燥方式而分為:
White Honey 白蜜80%-90% 果膠被移除。
Yellow Honey 黃蜜保留50%果膠,無發酵。
Red Honey 紅蜜基本上保留全部果膠,無發酵。
Black Honey 黑蜜基本上保留全部果膠,低海拔溫度稍高進行乾燥,前24小時覆蓋輕微發酵,後面乾燥過程轉移至非洲晾曬床進行乾燥。
Gold Honey 金蜜基本上保留全部果膠,高海拔低溫乾燥,拉長干燥時間。

洗法
刨除果膠:取出咖啡豆,不需拿去曬,更不需要倒入水槽發酵,而是直接倒入旁邊的果膠刮除機,只需少量的水便能以機械力刮除粘答答的果膠屑。
暴晒:然後取出表面光滑的生豆,拿到戶外暴晒,直到含水量降至12%就可入倉。
曬法
半日曬法的前期處理方法幾乎與水洗法如出一轍。

乾燥:把豆子移到曬豆場曬乾,大約3天左右就能達到一定的干燥度
烘乾:用烘乾機進一步烘乾,直到豆子的含水量達到了10.5%~12%之間
磨光:最後在豆子裝袋出口前進行拋光打磨工序。
處理



版權說明: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文字和圖片作品的內容有誤,以及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