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戴維斯在《自然植物》內發表的一篇論文提到,利比里亞的發展——尤其是其Excelsa變體——可能被證明是整個咖啡行業破壞性最小、最具成本效益和最成功的氣候適應戰略。

擴大咖啡作物組合的想法,包括新的品種,雜交種和替代物種(包括未充分利用的作物物種)正在重新受到關注,重點是被遺忘或未充分利用的物種,特別是那些曾經大規模種植和出口的物種。
而作者所指的就是利比里亞咖啡。利比里亞確實有著悠久而有趣的種植和商業化歷史,可以追溯到1800年代初,並且在1880年左右曾經是全球主要的咖啡消費品種。
目前,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洲以及烏干達和南蘇丹的部分地區仍有少量的利比里亞咖啡種植。
眾所周知,利比里亞的果實和種子(豆類)要大得多,以及高達約5至11米的樹木,使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灌木相形見絀,同時可能在咖啡採摘和加工中造成一些障礙。然而,該物種在這一點上的主要市場障礙是一個簡單的事實,即它的味道不是很好。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者在這裡轉向Excelsa,這是利比里亞的一種變體,近年來,研究人員以及尋求市場差異化,作物多樣化或氣候適應途徑的商業行為者重新產生了興趣。
作者指出,Excelsa歷來被忽視,因為它是在18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利比里亞咖啡被市場所放棄時發現的。儘管市場相對模糊,但Excelsa在咖啡質量和種植要求方面可能比傳統的利比里亞提供許多好處,同時又保持利比里亞對病蟲害的抗原力。
文章來源於咖啡金融網 ,作者麥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