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級生豆

瑕疵生豆
- 產地和豆種以及加工方式能夠幫助你預測出品咖啡的口味;
- 加工方式,例如日曬、蜜處理、水洗等;
- 顏色,高品質生豆應當顏色均勻。分析生豆的顏色和顏色梯度極為重要,例如藍-綠、淺藍-綠、綠、淺綠、黃-綠、淡黃、淺黃和棕色等,它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分析生豆品質,以及生豆的加工方式;
- 水分含量應當在9-12%之間;
- 密度對於烘焙極為重要,它決定了烘焙的起始溫度、升溫速率、成熟時間和時間佔比,以及烘焙總時長;
- 氣味,生豆的味道應當純淨、新鮮,若味道偏中性或偏酸,說明是舊豆,或生豆的加工過程存在瑕疵;
- 大小,不同產地、豆種生豆的大小各異,生豆大小越均勻,烘焙的效率就越高,品質越均勻;精品級生豆的瑕疵等級不得超過5,以下是兩種生豆瑕疵的分類方法:
# | 類別1 | 瑕疵等級 |
1 | 全黑 | 1 |
2 | 全酸 | 1 |
3 | 乾燥果實或豆莢 | 1 |
4 | 黴菌侵蝕 | 1 |
5 | 雜物 | 1 |
6 | 嚴重蟲蛀 | 5 |
# | 類別2 | 瑕疵等級 |
1 | 全部黑化 | 3 |
2 | 全部酸化 | 3 |
3 | 羊皮紙 | 5 |
4 | 漂浮豆 | 5 |
5 | 未成熟 | 5 |
6 | 枯萎豆 | 5 |
7 | 殼 | 5 |
8 | 醉石 | 5 |
9 | 輕微蟲蛀 | 10 |
- 加熱方式:直接傳導、間接傳導、輻射加熱
- 爐身材質和容量
- 轉速
- 探針種類和位置
- 對流設定
- 熱源種類
- 燃氣種類
- 是否自帶後燃器
- 煙道設計
延伸閱讀
Cafe Culture啡言食語第10期第18頁《烘焙爐的基本構造原理》
- 烘焙不充分
烘焙不充分是指咖啡未完全成熟,其內外部顏色比正常咖啡顏色更淺,咖啡味道偏酸、生澀、未成熟。
- 過度烘焙
過度烘焙是指由於咖啡在烘焙結束階段熱傳導過量,導致咖啡過度成熟。過度烘焙可分為多個等級,可以是烘焙程度過深,或是燒焦導致無法品嚐出產地特徵。過度烘焙會令咖啡豆表面出現油脂,豆體兩端或邊緣燒糊。過度烘焙的咖啡通常帶有煙熏、塵土味,苦味較重。
- 烤糊
燒焦可能是熱能不夠或烘焙時間過長所致。 咖啡若在“一爆”前烘焙時間過長就會導致燒焦,這種豆子從外表便可輕易分辨,咖啡通常甜味很淡,味道像麵包或紙,口味平淡。雖然咖啡外表顏色正常,但內部會因為較長的烘焙時間變得很乾。烤糊的咖啡通常味道單一,帶有草或木頭味,酸味、甜味很淡。

- 不成熟
不成熟通常是由於烘焙太快所致,雖然咖啡外表顏色正常,但內部成熟度不夠,通常帶有不平衡的酸味、苦味和蔬菜味,這主要是因為咖啡內部糖分的焦糖化不夠。
- 正確的烘焙
確烘焙的咖啡,其甜味、酸味和苦味應當達到完美平衡,沒有明顯的烘焙缺陷,或缺陷等級很低,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文_Danny Andrade
Di Bella 首席咖啡烘焙師
文章選自Cafe Culture 啡言食語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