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咖啡廳的工作流,全線自動化?

20200526_035941408_iOS

在思考咖啡廳的“工作流”這個話題時,我不由地想到咖啡廳的場景、文化以及工作流在我入行19年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工作流與消費體驗關係緊密,這一點不容置疑。

咖啡廳的工作流的設計應當以顧客為核心,因為說到底,為顧客製作咖啡是咖啡廳服務的核心,咖啡師通過一杯咖啡,就能夠幫助顧客改善一天的心情。

工作流管理的目的是打造有效、高效的運行體系,最高效地為顧客製作出他們想要的咖啡,但達成這一目標並不僅僅關乎咖啡製作的速度,更關乎高標準的體系維護和品質的穩定,這讓我想到咖啡廳的自動化問題,咖啡設備技術的革新是否會打造出不一樣的消費體驗呢?

從顧客走進咖啡廳,點餐到咖啡師製作的這一過程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你不僅可以通過線上App 點餐和支付,咖啡的製作過程也隨著技術和工藝的不斷創新逐漸實現了自動化。

20200526_035944317_iOS

從磨豆機到牛奶打發,自動化無處不在,雖然全自動咖啡機和“從豆子到杯子”的理念如今已在大多數精品咖啡廳廣泛傳播,但許多人仍是割捨不了吧台上的那台意式濃縮咖啡機,而即便是意式濃縮咖啡機,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也正在普及。

下面我針對咖啡製作流程中的各個環節,為大家提供了2種選擇,前一種是我們大多數人使用的傳統方法,後一種則可以運用高科技來提高工作流效率。

1.磨豆
– 用電子秤來為每一杯咖啡的分量稱重,不斷調整手柄中的粉重直至達到理想值;

Vs.

– 用內置電子秤的磨豆機,每次定量出粉(例如Mythos2)。

2.壓粉(在撥粉之後)
– 用符合濾碗口徑的粉錘,用垂直向下、穩定的壓力壓粉;

Vs.

– 將手柄直接放入自動壓粉器(例如PUQPRESS)。

20200526_035947438_iOS

3.萃取
– 杯子下面放上電子秤,先清零;將手柄扣入咖啡機,按下出水按鈕,為咖啡出杯量計重,直至達到理想值;

Vs.

– 用內置電子秤的咖啡機,只需扣入手柄,按下已經提前預設好的出水按鈕(例如配備自動水粉比例技術的La Marzocco PB咖啡機)。

20200526_035950555_iOS

4.打發牛奶
– 將牛奶從冰箱中取出,打開盒蓋,倒入奶缸,目測牛奶的用量,開始牛奶打發前,先釋放蒸汽棒中殘留的水,然後將牛奶打發至細膩、絲滑,細微氣泡平均分佈,溫度合適,打發完成後,清潔蒸汽棒,用抹布擦淨,最後將奶缸輕磕幾下,去除表面的大泡。

Vs.

– 用自動牛奶分裝器,將奶缸放在下面後按下按鈕,牛奶可保持溫度恆定,奶泡量精準(例如Uber Milk),咖啡萃取及牛奶打發完成後,你便可以展示藝術感十足的拉花技巧了。

20200526_035953678_iOS

總的來講,自動化不僅提高了精準度和穩定性,還能節省大量的時間,讓咖啡的出品保持穩定,有了自動化磨豆機、壓粉器、牛奶打發器,我敢說工作流的時間大幅縮短了,咖啡師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顧客服務上。

或許在未來,咖啡師的角色將更加類似品酒師,他們不必再將注意力放在咖啡製作的每一個細節上面,只需每天定時對設備進行校準而,並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顧客身上,這樣一來,專業的咖啡師們還能有更多的時間來對咖啡進行學習和鑽研,而非每天為沈重的重複性手工工作而操勞。

20200526_035956773_iOS

同時,我也在思考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正在忘記製作咖啡的藝術?抑或利用自動化設備,我們就可以打造更好的工作流,新的技術已經能為咖啡師與顧客之間的交流創造更好的條件,並達成手工無法達到的高效和穩定?

不管怎樣,我個人相信行業正在不斷革新,我們也正在不斷學習市場和行業的新潮流,只有這樣,作為一名咖啡廳經營者的我才能不斷成長,並與我的員工一起為顧客打造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無論運用的自動化技術的程度多少,我們都將為咖啡廳設計和打造最優的工作流!

本文選自:Shae Macnamara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