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壓壺是一種簡單且價格合適的咖啡萃取的方式。即使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咖啡新手也可以按照這種方法萃取出一杯不錯的咖啡。
但是,通過調整研磨度,能把一杯不錯的咖啡變成一種好喝的咖啡嗎?
這似乎與我們所知道的相悖,但讓我們一起看看為什麼對於法壓壺來說,更精細的研磨顯得格外重要。
大多數咖啡是通過調整萃取時間,研磨度等因素,以獲得一杯完美的咖啡。我們通常會使用不同的濾杯、濃縮咖啡機或者愛樂壓等器具來進行咖啡的萃取,所以太過簡易的法壓壺,就常常會被我們忽視。
常規來說,法壓壺最好使用沸水和粗研磨咖啡顆粒,浸泡3-5分鐘,就可以製作一杯像樣的咖啡。但在這個方法中的所有三個變量都可以調整,而這三個因素也相互影響。如果你改變其中一個,也應該相應的考慮另外兩個。
#為什麼通常使用粗研磨度?
法壓壺是一種浸入式的萃取方法,這意味著咖啡粉的萃取時間比其他方法要長。因此,我們通常使用更粗的研磨來保持萃取穩定,避免過度萃取。
在使用其他器具進行沖煮,在註水時,使用細的研磨度會阻礙水流。而在法壓壺上,情況並非如此,所以我們有更多的自由空間來進行實驗。如果我們調整調整研磨度粗細,可以考慮改變萃取時間,以避免過度萃取。
#細研磨理論
使用較細的研磨度,是因為它可以更快地提取出產生香味的化合物。由於擁有更大的與水接觸的表面積,所以咖啡粉中的可溶性化合物能快速的被萃取出來。
Matt Perger說過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研磨度的大小並不會改變被萃取的物質,只有當物質被萃取出來之後,風味才會改變,研磨度的大小只是會改變風味物質的溶解速度。
如果萃取時間拉長,將會有更多的風味物質被提取出來。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延長萃取時間來做到這一點,但是萃取時間拉長,相應的水會冷卻,所以效果可能是不如用調整研磨度。
使用更細的研磨度的缺點之一,就是會使咖啡變得渾濁,咖啡中會摻雜很多細粉。但是高質量的法壓壺有一個足夠細的濾網,足以阻擋更細的咖啡顆粒。
James Hoffman也曾建議說使用中等研磨度的咖啡,四分鐘後攪拌一下,然後讓咖啡再浸泡五到七分鐘。如果咖啡變苦澀的話,只需要稍微吧研磨度調粗一點,就可以從咖啡中得到好的味道。
所以,法壓壺其實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實驗和發現,只要你敢於去嘗試。
週末到了,
用幾杯咖啡
陪你度過這悠閒的時光吧?
<END>
–
Written by Dorian Bodnariuc.
翻譯:JOYCE
精品咖啡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