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最絕望的體驗,喝完以後還是很困,但數羊數到天亮;喝咖啡最滿意的體驗,喝完以後精神百倍,但能倒頭就睡。人與人之間的最遙遠的距離,可能是你喝咖啡困到飛,我喝咖啡精力充沛。
為何有人喝咖啡不會失眠而有的人則是徹夜難眠?
1.基因決定了你對咖啡因的分解能力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中存在一種名叫PDSS2的基因會影響細胞分解咖啡因的分解能力。而英國的一位教授通過實驗證明了基因與咖啡因代謝的關係。
研究小組分別對1213名意大利人和1731名荷蘭人的遺傳信息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PDSS2基因與身體對咖啡的分解能力呈現負相關的關係。當PDSS2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水平較低時,參與咖啡因代謝的酶便會活躍起來,使咖啡因能正常分解。而當PDSS2基因表達的蛋白質水平較高時,參與咖啡因代謝的酶便會受到抑制,從而阻礙咖啡因的分解。
也就是說,喝了咖啡不失眠的人,可能是擁有著較弱的PDSS2基因,從而使身體快速消耗咖啡因。
2.習慣決定你對咖啡因的耐受力
平時很少喝咖啡的人,喝一杯摩卡可能就失眠到三四點;而長期喝咖啡的人,可能一天需要好幾杯才能維持興奮狀態。
通常情況下,一杯咖啡的提神作用可以維持4-6小時。如果是早上喝,那麼咖啡因的作用會在下午就減退並消失;而如果是晚上喝,那麼“打雞血”的感覺會一直持續到深夜。
對於已經習慣喝咖啡的人來說,一杯甚至都不足以提神,當然也就不會失眠了。跟喝茶其實是一個道理。
3.心理暗示可能延長咖啡因的作用時間
“我今天喝了咖啡,晚上肯定睡不著。”
一旦出現這樣的心理暗示,99%的人會如願以償地——睡不著。而每當失眠的時候,大腦更陷入了一種越想睡越睡不著的循環。有這樣心理暗示的人,通常都是咖啡因的不耐受體,一杯就能翻來覆去到黎明。而不失眠的人,本身就是咖啡因的耐受體,因此不會受到心理暗示的影響。
所以,即使偶爾喝了一杯咖啡,也不要給大腦“睡不著”的意識信號;嘗試放鬆大腦,可能更容易睡著。
有一種幸福是,喝咖啡失眠後——全世界都在睡,而我陪你一起失眠。而有種喝咖啡失眠,可能是你覺得喝了咖啡就會失眠,結果真失眠了!
咖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