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Alan
談到不同的沖煮手法,還有誰比以下這4位Aeropress冠軍更有資格,證明這個小小的工具的多樣性與可塑性呢?他們就是2017世界冠軍Paulina Miczka,2016巴西冠軍以及世界賽季軍Hugo Rocco,2016美國冠軍Ben Jones,和2017巴西冠軍Leonardo Goncalves。
他們讓我知道了,其實沒有規定說要怎麼樣使用Aeropress才算是對的沖泡方式。他們各自嘗試了很多不同的手法,過程中亦挑戰了業界固有的“如何沖煮”概念,最後成功勝出了很多比賽。我們就一起看看他們有些什麼建議和比賽時用的方案吧。

其次,研磨度越細,沖煮時間和咖啡粉與水的接觸時間就會越長。
最後,水溫越高,萃取的速度也越快。你需要從這3點著手,操縱調整你的沖煮方案,避開過萃的苦和萃取不足的酸這兩塊誤區,達到泡一個完美萃取,很甜很平衡咖啡的目標。
但可能會讓你覺得驚訝的是,我訪問了的這4位冠軍選手,他們選擇的研磨度都比官方提議的或傳統用在Aeropress上的研磨度要粗。Paulina的研磨度只比Chemex的稍細一點,Ben和Leonardo則是在滴濾咖啡範圍裡比較粗的一端,而Hugo更是只比一般粗磨的法壓壺細。
研磨度一直都是訂立沖煮方案的最佳起點。正如Ben解釋,“咖啡研磨度是最最重要的因素,它能主宰沖泡時間。水溫和攪拌什麼的都已經是比較次要了。”
粗的研磨度,咖啡萃取速度會減慢,意味著你可以更靈活的延長粉水的接觸時間,卻不必太擔心會泡了一杯過萃的很苦的咖啡。他們的冠軍萃取方法,都至少需要2-3分鐘。
Paulina告訴我,“我調整了研磨度,嘗試了不同的手法,並以折射儀作導引,直到找到我心目中最完美的風味。”
換句話說,隨便以不同的沖煮時間和研磨度進行試驗,不要被既定的概念所規範局限。

他們幾位冠軍的沖泡方案,都用了大概30秒進行按壓。雖然Hugo說他實驗過30秒和45秒的按壓,沒發現太明顯的分別,但對於一般只花20秒壓咖啡的我來說,這是個很重要提示。
“按壓太快,咖啡會變的渾濁和不清晰,但按的太慢,口感則會太薄,水水的,”Paulina解釋。
如果目標是製作一杯明亮酸爽的咖啡,Ben會在聽到“嘶嘶”聲時馬上停止按壓。這個聲音是在所有水已經穿過了咖啡粉層後,之前被困的空氣被擠出來時發出的。但如果希望喝到的是一杯口感比較飽滿,有多點油脂和細粉的咖啡,那Ben會一直按壓,直到沒有再發出“嘶嘶”聲。“我非常喜歡Aero Press,它讓用家可以很輕易地控制萃取的時間。沖泡咖啡其實就是通過粉水接觸的時間去控制萃取,”他說。

他們用的咖啡量都蠻多。Hugo是25克,Ben26克,Leonardo30克,Paulina更是用了35克。這麼多的咖啡,加上一個長長的萃取時間,可想而知得出的咖啡會有多濃厚。Ben解釋說,在萃取後,加水到濃濃的咖啡液裡面,可以讓濃度降到他喜歡的比例(他的目標是1:17,即每克咖啡粉沖17克的水)。(譯者按:但這好像跟Ben他提供的方案不同啊,難道還是有些商業機密沒有分享嗎?!)
這種高濃度萃取然後加水調稀的手法,傳統的目的是為了要得到一杯風味猛烈卻有柔順口感的咖啡。以這個技巧,和按壓時間的控制,就一定能找到你最喜歡的口感。
他先泡了高濃度的咖啡液,再加水調稀,得到的是他有史以來試過最好喝的咖啡之一。
那次的經驗讓Hugo很驚訝,也認識到AeroPress的確非常的靈活,可以應對不同產地不同烘焙度的咖啡。他記得比賽時用在一個哥倫比亞豆子上的方案,結果同樣的方案,拿回家用到巴西豆子上卻不太合適。
那麼,你如何可以把一杯不錯的咖啡變成出色的咖啡呢?就是要認真去了解和思考你在衝的是什麼咖啡,想得到的是什麼效果。
正如Leonardo自信滿滿的說,“每個烘焙度需要不同的衝煮手法。”
在比賽中,Paulina用的是一個肯尼亞咖啡。不過她也發現了“在韓國比賽用的方案,非常適合深度烘焙的豆子。”
記得,所謂的“規則”不會對每一款咖啡都適用。Hugo一直在嘗試以不同水溫泡不同深淺的咖啡。他告訴我,“深烘的咖啡好像一般都比較適合以水溫較低的方式去萃取,但卻並非總是如此。”
首先要充分了解你的咖啡:用不同的手法萃取,好好品嚐它,不要被包裝上的標籤所影響。正如Leonardo說的,“每個咖啡都有自己的個性,會對你的手法產生不同的反應。”
但最後他們還教了我們,玩AeroPress要玩的開心,盡情地去實驗。
從他們身上學到的,都不是什麼硬規定。他們證明了,當你理智的質疑人云亦云的說法,嘗試不同的手法,定制適合你適合你咖啡的方案,是可以很成功的。
Paulina的建議是,“別害羞,試驗是件好事。”
好像Ben,他就一直很熱衷於試驗在AeroPress上以不同水溫泡咖啡。”在我用不同的器具衝煮一款咖啡的時候,忽發奇想就用了室溫的水作悶蒸…”他說。“因為AeroPress具有浸泡咖啡的特性,我其實可以讓咖啡粉在室溫水中浸泡很久後才以熱水萃取。這讓我更深入的去了解水溫對萃取的影響。真的太好玩了!”
我們用AeroPress進行越多的試驗,我們越了解它,但它還是一直能給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就如Leonardo說的,“所有人都可以用AeroPress;它是個大家都能用的工具。但你越認識它,你越能製作更好喝美味的咖啡。”
Hugo開玩笑的說,“買個AeroPress就已經可以輕易泡出好咖啡。不然可以買個AeroPress,新鮮的咖啡豆,電子秤,筆記本,和電子溫度計,然後變成書呆子,瘋狂的沉迷研究。”
這不是很好的建議嗎?畢竟研究就是尋找製作美味咖啡的不二法門。
文章轉載自 TCGTal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