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老闆,沒辦法左右咖啡豆、設備器具的品質;你跟顧客、同事也沒有血緣關係,沒辦法強求他們的寬容。而生活需要激情,不要因為外在因素和夢想背道而馳。
所以,調節心態的前提下,提高個人技能和職業操守就顯得尤為重要。
蔡康永有段話說了多年卻永遠適用:
下面模擬三個情景,讓我們融入其中,想想自己會怎麼做:
每天開舖,所有準備工作都完成了,就必然面臨一件大事—— 調磨。磨豆機怎麼調,萃取方案設計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但是這只是一個調整方向,具體什麼時候才合適,這都要靠“喝”,喝到嘴裡才是比較真實的。
雖然這種行為和心態十分常見,但是!請相信我,這絕對對任何人都沒有半點好處。
- 有懂行的人喝到,會認為你特別不專業(如果你做了很久的咖啡師,大概不會願意聽到這個詞吧)。
- 被小白同事看到,會傳遞錯誤的習慣。
- 被老闆看到,警告、罰款都可能發生。
- 被自己喝到,會不會噁心到自己?
人體是有行為記憶功能的,長期的不規範操作只會讓你越來越不懂萃取,陷入“ 沒自信-亂操作 ”的惡性循環。
對自己要求高些,年輕從來沒有容易可言。
這樣的行為也很常見,當然!這是你個人言論自由,無關對錯,但依然對任何人都沒有收益,包括你自己。
- 背後的討論,並不會讓顧客對咖啡飲用文化認知有一丁點的進步。
- 暗諷他人的行為,不會給同事留下好印象,你們之間總會有距離(同事會猜疑你在背後是不是也會說他的不是)。
- 這種情況,每天都會不斷發生,看一遍就翻篇吧,再說一遍的話,腦子就會再記一遍,終日被負能量籠罩,自己的心情也不會好吧。
對他人多些包容、引導,彼此的生活都會更美好。
這個情景應該是很多咖啡館的現狀吧,如果你安心於此,得過且過,這樣的選擇也沒有錯。但是誰不想盈利呢?沒有經濟用什麼支撐情懷!
閒暇時間,走出吧台,改善下店面環境,陪顧客聊會天,甚至坐在門口看會書。格局、熱情、修養都是消除陌生的破冰船,讓對方降低心理防線,才能達成雙贏。
咖啡師,不是什麼卑微的職業。只有不思進取,才會變得難以啟齒。對所有人(尤其是自己)負責,不抱怨,不將就,讓更多的人因為你愛上咖啡吧。
在咖啡這條路上堅定走下去
不抱怨,不將就,不妥協
多學習,多交流,多分享
你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轉走共勉!